一个月后,汉朝边境,大将军韩信所驻扎的军营里。
周亚夫一身甲胄,大声对麾下骑兵训话:“明日出塞,我们要做什么?!”
“伪装单于庭直属骑兵,劫掠大萨满率部迁徙的牛羊!!”骑兵们目光火热,齐齐喊出了声。
周亚夫满意地看着两千部下,古铜色的面庞满是坚毅。自十五岁起,他在边境浴血拼杀,身上落满大大小小的伤疤,失去了很多朝夕相处的战友,而今离封侯只差最后一步。
虽然不知道大将军告知他的坐标地点,以及匈奴人精确到毫厘的情报,到底是怎么获得的,但为将者只需听从统帅的命令,其他什么都不用想。周亚夫环视了一圈,高喊:
“记住,汉家英魂永在,不破匈奴终不还——”
“汉家英魂永在,不破匈奴终不还!!!”
……
雁门郡,郡守郅都也在同他的三千步卒训话。
他冷峻地望着黑压压的人头:“三年前,我来到了这里,三年后,我终于能率领你们出关。你们的父母,兄弟,妻儿,饱受蛮夷之苦,有丢了粮食的,有丢了农具的,更有丢了命的!”
仿佛闻见士卒粗重的呼吸声,郅都厉声道:“你们每逢入睡,难道都不难过,不仇恨,不想饮其血吗?!”
“想!!”
“我也想。这些年,我不是没有带你们御敌过,匈奴人次次无功而返,苍鹰郅都的名号,已经在草原广泛流传。”
“但这远远不够,我要他们一想到我的名字,想到雁门郡的勇士们,就恐惧,害怕,日夜不停地流眼泪,你们能做到吗?!”
“能!!!”
郅都缓缓道:“那就收队回家,好好同亲人告别,明日一早,我们出征。”
第226章
一个月前,长安接到线报,萨满神与新继任的单于进行角力,萨满神另择右贤王为主,匈奴内乱将起,朝臣当即炸了锅。
他们还没收到新单于递交的国书呢,连怎么称呼新单于都不知道,竟然从天而降一个大礼包?
冒顿派遣了大半的主力去西域,而今单于庭又陷入内战,若不抓住这个机会,可真就成了千载难逢的罪人了!
这些年,细数他们与匈奴的交战,就算赢也只是小胜。游牧的蛮夷实在太灵活了,一旦打不过就跑,迄今为止他们最大的战果,便是让五千南下的匈奴人全军覆没。
虽然有对方轻敌的缘故,但在满朝文武看来,大汉的军械装备,已经实打实地胜过了匈奴,就差一场直驱千里的出塞来证明了。
陛下英明果断,内政上蓄意改革,然而在用兵这一块,十分地小心谨慎。陛下命边境军卒屯田,能不惊扰百姓就不惊扰百姓;命将领与匈奴交战,也多是反击而不是主动攻打。
在他们看来,陛下的决策是对的。从前,大汉尚且支撑不起大规模的用兵,而今休养生息、厉兵秣马多年,老臣们血液里奔腾的仇恨非但没有熄灭,反而越发鲜明——
终于等到合适的时机,又有谁会放过?
大朝会上,樊哙捶胸顿足:“可恨俺年纪大了,领不了兵了,否则定要和那些蛮子交手一番!”
深感遗憾的不仅仅是樊哙。这些老将军们大半已经颐养天年,剩下的也只是挂个名头,平日去太学教教书,如今活跃在前线的老将,只剩韩信彭越他们俩了。
陈平笑着道:“便是襄侯维棘侯,不也逐渐给予年轻人更多的机会?如周亚夫郅都张辟疆,可都是后来居上的小将,天赋不比我们这些老家伙差。”
这话说得极为中肯,周勃微微一笑,内心深感骄傲。
周亚夫,他家的!
好好一场大朝会,差点成了忆往昔岁月,君臣们就着出兵的人数讨论许久,最后刘越拍板:“那就十万大军——也该和匈奴试一试了。各地军卒需要动员,粮草器物也需要准备,只有一个月的时间,少府可会觉得吃紧?”
阳少府接近退休,如今做主的少府丞正是前郑县县令、留侯世子张不疑,上个月刚刚调回长安。诏书一下,所有人便知晓,九卿之中的少府非张不疑莫属了。
闻言,张不疑出列道:“臣大致计算过,十万人的量恰能供给。少府自当尽力而为!”
刘越颔首,又一一点明与出征相关的朝中大臣,大臣们无一不下了军令状,发誓拼尽全力做好后勤。
整个朝堂都运转起来,从休养生息的模式转化为对战匈奴专供版。人人像是上紧了发条,长安城陷入紧张的氛围,连周昌也没有时间天天进谏了,皇帝的预言成功实现,如今再也没有人盯着皇后之位,而是盯着千里之外的战果。
事实上,十万军队,远远没到大汉臣民供得起的最高人数,真要咬咬牙,拉一支五十万的大军,也不是不可行。
但丞相觉得不能多,饭要一口一口吃,一口吃成大胖子,那不叫果决,叫穷兵黩武。在他的设想中,此次汉军能够长驱直入草原,趁对方内战的天时地利杀敌数千,已是极为顺利的战果了,等二三十年后,出兵百万踏平龙城又何妨?
刘越思考片刻,终究没有反对。
他的宝贝大臣们尚且不知徐生的存在,十万,差不多也够了。朕的徐名士一人就能抵十万大军,到时,丞相别激动得晕过去才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