贺川错愕道:“机会?”
程荀摇摇头,不再说话。
只是不知道,这一次她能不能赌赢。
脚印在雪地之上蔓延,风雪之下,转瞬就消失了。
三日后,晏立勇传来消息,亲卫在凉州附近追捕到了叛逃的马闲、大力、唐九三人,即刻返程。
亲卫追得紧,三人一路躲躲藏藏,尚未寻到机会进城自报名号,此行并未惊动旁人。
得到消息,贺川长舒一口气,程荀却仍旧面沉如水。
直到她打开了随行送来的王伯元的书信,她终于如释重负地闭上眼睛。
信里只有寥寥几个字:
誉王监国,抽调西北大军五千人,全力捉拿罪臣晏决明及其叛党神隐骑,除晏决明外,遇者格杀勿论。
程荀拿起那张纸,心中终于浮起久违的激动。
她赌赢了。
第124章一险招
王伯元送来的信只寥寥几个字,还附带了一张不知从何处撕下来的文书,上头清楚写明了朝廷的谕令。
贺川接过信,一目十行读完,脸色愈发难看。刚想说什么,却看见程荀截然不同的神色,不由得陷入深思。
沉默片刻,她的双眼中也迸发出一丝光亮。
短暂的激动后,程荀迅速冷静下来。她踱步到书案前,拿起墨条徐徐研墨。手上动作轻缓,心底思绪却飞快运转。
沉吟片刻,她眉头一蹙,道:“外头最近可有什么消息?”
“不知主子说的是?”
“昆仑山,阿拉塔的西路大军,如今情况如何?”她言简意赅道。
晏决明离开近一月,天高路远,又许是出于安全考虑,还并未送信回来。眼下前线是何情况,寺中人都未可知。
贺川反应过来,立时答道:“已派人出去打探,但属下暂未收到消息。”
程荀摇摇头,正色道:“多加些人手去查。”
贺川领命,风风火火出门去。程荀拿起狼毫,笔尖轻轻舔墨。
按理说,在朝廷眼中,晏决明带着五十将士不知所踪,已是板上钉钉之事。
扁都隘口一役后,他销声匿迹数月,宁远侯府又与他断绝了关系。于誉王而言,晏决明已是太子的一招废棋,又何必大张旗鼓、从前线调兵遣将来围追堵截呢?
她抿着唇,展开一张黄麻纸。腕子悬在纸上,笔尖迟迟未落。
除非,晏决明在他眼中又多了几分威胁。
而那威胁是什么呢?
是偷偷藏匿下来的五百人?
不对。
区区五百人,纵是军中精锐,在朝廷数十万大军面前,也不过是蚍蜉撼树,掀不起什么风浪。
那么,是蛰伏东宫的太子有了什么动作吗?
或许是的。
这步棋看似是对晏决明赶尽杀绝、重挫太子势力的杀招,可若是局势依旧有利于誉王,他大可更从容稳重些,又何必给人徒增话柄?
前线正吃紧,在此时调遣兵力、攻于党争,未免吃相太难看了点。
而最大的变量,恐怕还在晏决明身上。
她心中隐隐有些预感,阿拉塔为之自傲的三路大军,或许已有了溃败的端倪。
屋中一片寂静,她深吸一口气,笔尖终于落到纸上,盖住滴落的墨汁。
她写了一个字,“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