顶点小说网

顶点小说网>人在大隋刚登基,你说这是西游记 > 第483章 烂陀寺佛门的报复(第2页)

第483章 烂陀寺佛门的报复(第2页)

教室寂静如坟。

帝驾伸手,轻轻抚过孩子的额头。指尖微凉,识海却骤然翻涌??一股极细的黑丝缠绕在孩子神魂之上,如同蛛网,正缓缓汲取其纯真之气。

他不动声色,取出怀中盲童所折的纸灯,递给孩子:“这是一个人送给我的礼物。他看不见光,却坚信光存在。你愿意替他保管一天吗?”

孩子怔住,眼神波动了一下。

就在这一刻,纸灯微闪,一道柔光洒出,黑丝发出细微嘶鸣,瞬间断裂。

孩子猛地打了个寒战,眼泪夺眶而出:“我……我刚才怎么了?我记得我在读书,然后……然后好像有人在我脑子里说话……”

帝驾将他拥入怀中,轻拍其背:“别怕,已经过去了。”

当晚,他召见寒山居士与夜烛。

“他们在targeting孩子。”帝驾语气沉重,“选择最纯净的心灵下手,不是为了杀人,而是为了让信仰从根上腐烂。今日一个孩子质疑善意,明日千百个孩子就会认为光明虚伪。”

寒山点头:“此乃‘种疑’之术。远古‘黯’文明便以此法瓦解敌国意志。他们不攻城池,只攻人心代际传承。一旦新一代不再相信善能战胜恶,世界便自动归于黑暗。”

夜烛沉声道:“我们已排查全国共光台周边学塾,发现十七处存在类似梦境传播迹象。部分教师亦受影响,开始质疑新政成效。”

帝驾闭目,良久方开:“传令下去,即日起,全国学堂增设‘心灯课’,由德高望重者讲授真实善行案例,不限贵贱,不论大小。同时遴选百名少年,送入英烈祠伴灯修行,称‘守灯童子’,让他们亲眼见证:有人愿为陌生人赴死,有人宁饿己也要救人。”

他又提笔写下密旨一道,封入玉匣:“送往雪山深处,交予那位隐修的老僧??他曾因一念之仁放走敌将,事后悔恨三十年。我要他来讲课,告诉孩子们:忏悔不是软弱,而是因为还相信善值得追求。”

七日后,首堂“心灯课”在洛阳太学开讲。主讲者是一位年逾八旬的老农妇,名叫李阿婆。她一生未嫁,收养孤儿十九人,最穷时靠挖野菜度日,却从未让任何一个孩子挨饿。

她说:“我不是圣人,我也哭过,也想过放弃。可每次想扔下不管的时候,我就想起我娘临终前说的话??‘做人啊,不怕穷,就怕心冷。’”

台下学子无不动容。

课程结束时,天空忽降细雨,共光台金网在雨幕中泛起淡淡光辉,竟折射出七彩虹霓,横跨整座城池。百姓纷纷出门仰望,称之为“心虹现世”。

然而,就在当晚,极渊海底,那片沉没古城的遗址之上,黑沙汇聚成形,渐渐勾勒出一座虚幻宫殿。殿中,一道身影盘膝而坐,周身缠绕亿万黑丝,每一丝都连接着一个正在怀疑善行意义的人心。

正是杨广的残魂所化之“黯主”。

他睁开眼,瞳孔如深渊,声音穿透时空:

>“你以为教几个孩子就能挡住我?

>可悲。

>我不在深渊,不在梦里,

>我在每一次‘算了’的叹息中,

>在每一句‘管不了那么多’的借口里,

>在每一个决定不再相信的瞬间。”

>

>“你的光靠感动维系,而我的暗,源于现实的残酷。

>总有一天,你会筋疲力尽,

>到那时,连你自己都会问:

>??这一切,真的值得吗?”

话音落下,黑沙宫殿轰然崩塌,化作无数细尘,随洋流四散,渗入大陆地脉。

与此同时,长安城内,一位年轻官员彻夜批阅灾情奏报。他本是寒门出身,因新政得以入仕,一直以“为民请命”为志。可眼前文书堆积如山:旱灾、瘟疫、流民、贪官……他越看越觉无力。

终于,他掷笔长叹:“纵使我日夜操劳,又能救几人?天下之苦,何时方休?”

刹那间,一道黑影掠过窗棂,无形无质,却在他肩头停留片刻,而后钻入其心窍。

次日早朝,他竟公然反对减免灾区赋税,言辞激烈:“百姓懒惰致贫,岂能助长惰性?若人人指望朝廷救济,国将不国!”

群臣哗然。

完结热门小说推荐

最新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