早一年多些粮,多些田,少些赋税,就能有人多活一年,就能有好多户能吃饱饭。
只是人不能见太过惊艳的人,虽然分离了,这些年她也很难再娶妻生子,总妄想着,那只雁能偶尔飞回来,停驻片刻,也是极好的。
越想越黯然,借着斗笠,鲁林快速地调整好自己的心情,没让人发现片刻端倪。
“吱呀——”一声,木门被轻轻关上。
苏拂苓跟着鲁林离开。
昏黄的油灯映照出出草棚里的两道人影,一道是许易水的,正在缓缓给自己梳着发尖儿。
另一道,是许易水的影子。
没想到,离别来的如此迅速,如此匆匆。
她还会回来吗?
许易水不知道。
那个不确定的答案,就像斩首时被卡住了绳子的虎头铡。
悬而未决,不肯给提心吊胆的人一个痛快。
第82章她一直很好奇,这位七殿下,到底是在打些什么主意。
磅礴的大雨里,轰隆隆的声音乍一听像是密集的雷声,实际上却是黄澄澄的河水破涛汹涌地撞向岸边,一浪裹着一浪,连绵不绝。
河边的风呼号着,推搡拉扯得人都有些站不稳。
那些河岸上的书更是被撕得七零八落,仿佛随时都会被连根拔起。
一座吱呀摇摆仿佛会随时垮塌的木亭下,站着五六个或撑伞或穿蓑衣戴斗笠的女人。
“……兹事体大,若是真的,只怕光靠我们不能善了。”
几个人明显是在说话,争论声还有些激烈,只是耳畔全是雨声和河浪声,等走近到能听清楚时,几人以及发现了两人。
“赵里长,”鲁林率先迈步走入亭子,“孙知县。”
朝最主要的两人抱拳行礼,又对余下的四人点了点头。
“鲁村长不必多礼。”孙知县是个身材中等,面容和善的中年妇女,大约四十来岁,眼神温和又沉静,鬓间微微有些白发,让整个人看上去更多了些许成熟和阅历。
大概是微服出访,所以只穿了件灰扑扑的丁香紫长袍,不显山,不露水。
倒是她身后,还额外站着个穿了件仿佛要沁出水来的桃粉色长袍衫的年轻女子,十八九岁的模样,看过来的目光带着审视与打量:“这位是……”
在赵里长开口前说话,苏拂苓挑了挑眉,看来这个女子的身份地位不低。
“这就是苏七。”
“小苏,”鲁林介绍道,“这是孙知县。”
“这位是赵里长。”手成掌状,鲁林的视线又看向站在孙知县身边的女子。
她介绍的时候,苏拂苓就抬手将头上滴水的斗笠摘了下来,亭边守着的小厮见状,立马走上前来,目光从小厮腰间衙门形制的佩刀划过,苏拂苓点了点头,将斗笠交给她。
而后才抬起头,顺着鲁林的介绍,一一认识亭子里的人。
比起孙知县,赵里长的身形就要清瘦得多,穿着一身素色的长衫,带着股书卷的儒雅气。
论起书卷气,低调克制的站在她身后的孟寒雁其实更引人注意一些,不过孟寒雁比较熟了,都见过,鲁林也就直接略过了,没额外介绍什么。
“这是孙知县的侄女儿,孙黛青。”
孙黛青?!
苏拂苓的眉心一皱,目光再度落在了女子的脸上。
她竟然是孙黛青?!!!
“你认识我?”察觉到对方与众不同的视线,孙黛青疑惑。
这位小苏娘子走在雨里的时候,亭子里的人就格外注意到了,对方虽然随着风走得摇摇晃晃,但步子迈得小,也很镇定,仪态格外好看。
难道是因为被贬罪奴之前的主人家比较好,所以才练出了这样的仪态?
鲁林同这位小苏娘子介绍起她二姑姑和赵里长的时候,这位娘子情绪都没什么波动,唯独听见她的名字时,这下意识的惊讶做不得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