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要走过去。不要走近讲坛。不要把你所想的告诉别人。语言什么也不能表达。其实没人想听你的话。”
面对这个世界。语言是苍白无力的。倒出来的水远没有不说出来的多,说出来的已经与心里想的不一样。语言是最尴尬和最窘迫的,没人想听或只是装出来听的样子。面对这个世界最好的方式也许就是沉默。
3。变与不变之间
“你我各自坐着一只石凳海多宽多阔凳子们的对话永无改变。”
个人都是孤立的,谁也不能替代谁,人与人永远存在着距离。
五、王小妮的超感觉
王小妮的诗歌,由于专注于主观幻象的自造世界,形成奇妙的女性感觉方式,已经超出常人的界限,达到了澄明、辉煌、响亮、芬芳的境界,为中国现代诗盛开了一枝绝美的“带雨梨花”,增强了现代诗的张力和透明度。
1。声感
王小妮的声感响亮、悠扬,充满了物我对话、物我张力。一切无声的物体在王小妮的超感觉世界里都能发出响音,使物质世界洋溢者生命力:
“你不能这样削响梨子。”“看人强有力地踏响麦田。”
2。光感
王小妮的光感灿烂、辉煌,在她的超感觉世界里,人和物质都成了发光体,世界在光辉中上升:
“灿烂地撞到我身上。四壁的霉斑为我的坐势悠悠闪亮。”
3。色感
一切物体(人和世界)经过了王小妮的超感觉穿透后,都渗出透明而新鲜的原色:
“我看见宇宙因此一节一节变成真的蔚蓝。”“我的脚步孔雀一样幽蓝地雀跃。”
4。味感
在王小妮的超感觉世界里,一切芳香起来:
“我的床是太阳味了。”“世界顿然跟一棵小米兰那样匀称芳香。”
5。象感
在王小妮感觉奇特的世界里,物质的形象已非表象,而是本质类的一种幻象,即主观意象的投影:
“世界是些裸露的白牙齿。”“你选择的圆眼镜使苦难也圆润含混。”
6。鸟感
在王小妮的超越感觉的世界里,鸟象已成王小妮自身的拟本体象征,乌语已成为她的拟本体语言。她的生命与鸟的生命本质上类同:
“鸟满身自由。”“鸟说看见了鸟的方式从来都是乱语纷纷。”
7。疼感
在王小妮的感觉中,疼痛是生命最清醒的时刻,是精神最悟性的方式:
“疼痛也是生命”
“创伤在早晨走来。红翅膀扇动墙壁。伤口明亮我眼前出现一只拱门”……
那由明亮伤口为起点的拱门,充满了血色与象牙合成的光泽。从那扇门中,悠悠地走出了一位独一无二的、完全蜕变了的朦?诗人。
1989年3月于黑龙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