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启程那天,村民们纷纷前来送行。老人们握着孩子们的手,眼里含着泪水;母亲们为他们系上护身符,祈祷一路平安。
“一定要让世界知道我们的故事。”阿比的母亲轻声说。
林若曦点头:“我们会的。”
飞机起飞时,阿比靠在窗户边,第一次看到云层之上的天空。她按下快门,拍下了这一幕??阳光穿透云层,洒落在机翼之上,仿佛预示着新的旅程即将开始。
---
抵达日内瓦后,团队受到了热烈欢迎。国际论坛现场聚集了来自世界各地的教育专家、心理学家、公益组织代表以及媒体记者。当阿比和卡洛斯站上讲台,向观众介绍自己的作品时,全场安静了下来。
“我的名字叫阿比。”她的声音不大,却坚定有力,“我拍下了我和爷爷的故事,也拍下了我们村子如何在灾难中重新站起来。”
她指着一张照片:“这是我扶正墙砖的画面。那时候我很害怕,但爷爷告诉我,只要人还在,就能从头再来。”
现场响起了掌声,许多记者举起相机,记录下这个瞬间。
卡洛斯接着说道:“我也拍了很多照片,有些讲的是失去,有些讲的是希望。我想告诉所有人,我们不是受害者,而是幸存者。”
他顿了顿,补充道:“我们想用自己的方式,告诉大家,这个世界还有很多需要改变的地方。”
---
论坛结束后,多家国际媒体争相报道这次特殊的分享会。阿比和卡洛斯的照片被刊登在多家知名杂志的封面,标题写着:“非洲儿童用镜头讲述战争与希望”。
林若曦在接受采访时说:“摄影不仅仅是一种技能,更是一种表达方式。它让孩子们学会观察、思考、记录,也让他们在创伤中找到自我疗愈的力量。”
她的发言引起了广泛关注,不少国家的非政府组织纷纷表示希望引进“光影无国界”项目,帮助更多受灾地区的儿童走出阴影,重建生活信心。
---
几天后,团队受邀参观日内瓦的一所艺术学校。那里的学生大多是欧洲本地的孩子,但他们对提格雷村的故事充满了好奇。
“你们为什么会选择拍照?”一位金发女孩问道。
阿比想了想,回答:“因为照片不会撒谎。它告诉我们,无论多难,都要记住曾经发生的事。”
那位女孩沉默了一会儿,轻轻点头:“谢谢你告诉我这些。”
---
回国的航班上,阿比靠在窗边,看着舷窗外的云海,轻声说:“老师,我觉得我们真的做到了。”
林若曦握住她的手,微笑道:“是的,你们做到了。”
卡洛斯翻看着自己的作品集,忽然抬头问:“那我们接下来还能做什么?”
林若曦望向远方,眼神坚定:“继续拍下去,让更多人看见真实的世界。”
飞机穿越云层,朝着太阳升起的方向飞去。而他们的故事,才刚刚开始。
远方,星星依旧闪烁,如同无数双眼睛,在黑暗中默默守望光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