什么叫考试试题和答案皆由考生自己发现,这跟给个标题写作文有什么差别,甚至人家作文还会给些要求,比如要求文体,比如有字数限制,再比如给点阅读材料,而他的考试,就让他硬写。
还有消失的夏洛克,哈利用力将前面的词蹭了蹭,听着怪不吉利的。
但是哈利静下心来仔细思考片刻,发现系统也还算是依靠题目引导他探索案件,以至于他现在来拆解这个题目时,发现自己竟然本能地罗列出几道像模像样的考题——
1。夏洛克的基本信息
2。夏洛克失踪的原因。
3。如果夏洛克是主动离开,简述他选择的线索轨迹;如果是被动离开,查明嫌犯及当前夏洛克的所在地。
在不知不觉间,他好像已经学会了如何去拆解一个案件,进而有条理,分步骤地解决。
这种感觉让哈利突然升腾起一种,他好像还可以的底气,进而沉下心,仔细摸索夏洛克的想法。
既然要引蛇出洞,那么他们肯定不能把“战场”设置在伦敦周围,莫里亚蒂对伦敦以及伦敦罪犯的熟悉是他们无法估量的,所以如果他是夏洛克,就要将战斗的位置选定在伦敦,甚至英国以外的地方,但又不能太过遥远,像非洲这样的地方,坐船变数太大,一次船票的错过近乎半个月都不会再碰面,耗费时间还算小事,一旦把莫里亚蒂引丢了那无异于放虎归山,至于私人游艇……
相信邮轮案之后,不管是夏洛克还是莫里亚蒂都会有所顾忌,担心对方下黑手。
所以整个位置大概框定在欧洲,但是在这中间,又有一些国家成为上乘之选,比如瑞士、卢森堡、法国、比利时。
哈利回忆着夏洛克曾经给自己寄过的跨国信件,简单拎出来几个国家。
只这么想太过单薄,也幸而会客厅靠墙的书柜没有被战火波及,哈利熟门熟路地找出列车表,从5天前夏洛克离开的时间开始向后推。
但出乎意料的是,他发现上面竟然有用铅笔圈过的痕迹,在巴黎。
这是个假动作。
哈利的直觉在下一秒就报出答案,夏洛克永远也不会做出如此粗心的举动。
而事实上,哈利对照着列车表仔细查了近3个小时,发现有一条隐藏得极深的“完美”线路——从坎特伯雷上车穿越全国去到纽黑文,经过卢森堡和巴塞尔到瑞士,他记得夏洛克说过,瑞士的日内瓦有他相熟的同学,他曾在那边待过一段时间。
哈利盘算了一圈,觉得这是最有可能的地点,但是从伦敦到日内瓦并不简单,算上换乘之类的,行程大概得需要两天时间,没有任何容错的可能,他深深吸了口气,最后还是握紧拳头,决定相信自己的判断与直觉,赌一把试试。
他从伦敦乘坐火车到多佛港,再乘船去到法国的加来港,紧接着从加来港坐火车到巴黎,又顺着巴黎的铁路到达日内瓦。
在哈利觉得自己都要麻木,未仔细换药的伤口隐隐作痛时,他终于到达了日内瓦。
然而,刚到车站,他就碰到了匆匆赶来的迈克罗夫特先生。
哈利甚至连躲闪的机会都没有,就被对方撞了个正着。
迈克罗夫特先生的眼眶通红,眼球布满红血丝,看着他的眸子仿佛滴下血泪,让哈利整个人咯噔了一下。
“既然来了,就跟我走吧。”迈克罗夫特昂着头,手掌捂住眼睛,声音像是从牙缝中挤出来,带着蚀骨的恨意和痛苦,“去……”
哈利仿佛觉得自己幻听了一般,耳朵传来一阵轰鸣声,他听见了什么?
什么叫做……
去见夏洛克最后一面?
还有这张纸条。
他是不是在做梦?
哈利用尽生平最大的力气,使劲掐了自己一把,眼泪在一瞬间浸透眼眶,却不是因为肌肉的疼痛,而是从心底传来的悲鸣,灼热的水滴瞬间打湿了手中的字条,但哈利连忙抹掉,像捧着圣物般举起,他反复阅读,仿佛牙牙学语的婴孩看不懂文字,虽然,那上面只有一句话——
我很抱歉,可能没办法与你一起养蜜蜂了。
明明只有短短的一行,明明连字迹都如同云雾般仿佛能随时飞散,但在哈利眼中,却像巨石一样死死压在心头,两天没有休息好的身躯发出罢工的信号,他抓着纸条,颤抖着跪在地上。
这封信说得从来不是什么蜜蜂,而是……
生死相隔,再无归期。
第126章第126章这才是他夏洛克·福尔……
直到很久之后,哈利依旧没有找寻出当时去往目的地的记忆,他好像天然屏蔽了那些事情,甚至可以说,他是被巨大的轰鸣声唤回神智的,那时,他的眼前已然出现如雪山崩塌般磅礴的瀑布,乳白色的水流奔腾着砸向无尽深渊,倾斜的水流卷着白雾冲天而起,迎头罩人一脸潮湿,水花向上飞溅,噼里啪啦地砸在两侧黑煤般的山岩上,璀璨的光辉宛如宝石装点。
这无疑是一幅相当壮美的画面,可哈利没有半分想欣赏的欲求。
“夏洛克呢?夏洛克在哪里?”
他的眼睛焦急地四处张望,恨不能一下将全场覆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