翻身仰躺,她无奈道:“别挨那么近,硌着我了。”
这还道着歉呢,身体上的反应好歹控制一下吧!还说Omega有情热期呢,她看Alpha也不遑多让,尤其要点名批评自家小Alpha,她是随时都能兴奋吧?
滕遇只好挪开了些。可是姐姐真的好香……她舔了舔唇:“姐姐,我可以咬你一口吗?好久都没……”
“不可以。”这要给她咬了,今天一天怕是消停不了了。想到刚才被卓锦辞看破的尴尬,温祈年迁怒道:“下次不准这么久!”
滕遇:“啊,怎么这样……”泪目。听过嫌时间短的,没听过嫌时间长的。再说这也不是她能控制的啊……
第95章脸皮厚是病,得治
傅惜时新租的房子也是一套单身公寓,面积不大,昨天刚搬进来时只是粗粗打扫了一下卫生,打算今天再彻底地清洁一遍。
然而从滕遇那里得知卓锦辞可能会来找自己后,傅惜时心中乱糟糟一片,劳动效率几乎打了对折,原本一上午能做完的事,硬是用了一天。
劳累过后的夜晚本应很好入眠,然而从躺下起,已经在脑子里晃荡了一天的人又出现了,她闭上眼试图将对方赶走,试了几次都没能成功。
一夜的胡思乱想换来了两个乌青的眼圈。傅惜时看到了镜子里自己的惨状,欲哭无泪,只能安慰自己还好不用见人。
因为实在没什么食欲,她随便吃了点饼干配牛奶垫垫肚子,补了一觉,醒来已是下午。
两天了,卓锦辞并未找来,傅惜时松了一口气的同时又有些隐隐的失落。
不要再想她了!傅惜时在心里对自己大喊。她被子一掀,起床洗漱,刷牙时百无聊赖地打开了两天没点进去的微博,却发现热搜上“卓锦辞未婚”五个大字赫然占据榜首。
事实上,从昨天开始卓锦辞的大名就已经挂在热搜上了。她在微博公开了自己和邵辰其实并未登记结婚一事,甚至附上了自己在民政局查询到的婚姻登记档案的照片,查询页面上明明白白写着“未婚”。
像是扔下一颗重磅炸弹,不仅仅是娱乐圈轰动,也震惊了商界。
同样震惊的还有傅惜时,卓锦辞明明和她说过不会公开这件事的,怎么突然就……是因为自己的离开吗?
评论区并不友好,甚至大部分骂得很难听。毕竟之前卓锦辞还发过微博说自己和邵辰已经离婚,这回又说本来就没结婚。一时间,骂卓锦辞骗子的,骂她任性妄为,不负责任的比比皆是,甚至一度引发了君禹集团的信任危机,据说昨天股价收跌超5%。
卓锦辞还好吗?
傅惜时刷着牙,忍不住担忧起对方来。
“咚咚咚——”
疑似敲门声响起,傅惜时刷牙的动作顿了顿,侧耳聆听片刻,却没再听见声音。
“咚咚咚——”
傅惜时放下牙刷,胡乱漱了口,来到门口从猫眼看清来人后,愣在了原地。
果然还是来了,竟还把小光也带来了!
傅惜时心情有些复杂。
扪心自问,她的确喜欢卓锦辞,很喜欢,一颗心早就被这人占据得满满当当。她明白卓锦辞的喜欢也出自真心。可互相喜欢并不代表就能在一起。她们的关系打从一开始就被上了枷锁——卓锦辞结婚了,她有丈夫,有孩子。尽管对方告诉过她事情真相,她从没有插足过别人的婚姻,可这是一件不能公之于众的事。只要和卓锦辞站在一起,她就无法挺直腰杆,“卖身上位”、“小三”的骂名将永远让她抬不起头。最让她不能接受的是,就连父母也被牵连——“到底是什么样的父母才能教育出这样不知廉耻的女儿?”而那时,她的爸爸已经被转入临终关怀病房,生命即将走到尽头。
终究是她的内心不够强大,做不到对千万人的口诛笔伐无动于衷。或许这样一段始于钱色交易的感情,注定不能有一个好的结局。
父亲走后,傅惜时意识到一切似乎到了该结束的时候。
她知道卓锦辞是绝不会同意分手的,也怕自己会产生动摇,于是选择了不告而别。手机号和微信都拉黑了,也搬了家。刚开始她还接到过几个陌生来电,一听到那头卓锦辞的声音她就狠心挂断了。
她知道这么做对不起卓锦辞,但已经没有更好的办法。之后卓锦辞再没打来过。
她应该不会再联系自己了,傅惜时想。卓锦辞真的很好,几乎为她做了所能做的一切,而自己却仅仅因为无法承受舆论就选择了离开,还是用这样决绝不留余地的方式。卓锦辞再喜欢她,终究还是有自己的骄傲的,不会一再的用热脸贴她的冷屁股。
就这样吧。
可就在她打算割断过往和卓锦辞的一切的时候,对方找来了,拖家带口的出现在了她家门前。
如果说之前傅惜时只是猜测卓锦辞公开和邵辰假结婚一事和自己有关,这下几乎是肯定了。对方不顾一切砸开了这把枷锁,她们之间再没了阻碍,作为回应,自己似乎应该立刻开门,然后紧紧拥抱对方。可事实上,傅惜时一时感到有些无所适从。她是不是在用离开逼卓锦辞做出这样的决定?自己又值得她做出这么大的牺牲吗?
敲门声第三次响起,同时门外传来了女人熟悉的声音:“惜时,开门,小光想上洗手间了。”
傅惜时深深叹了一口气,伸手开了反锁的锁扣,将门打开。
门一开,一大一小两人眼巴巴地看过来。令傅惜时诧异的是,这俩还都拖着个行李箱。
这是已经准备在这儿住下了?她嘴角不由抽了抽。瞥过面带笑意的卓锦辞,弯身朝背着小书包的卓盛光笑了笑:“小光,你怎么来了?”
“因为我想惜时姨姨了。”卓盛光甜甜一笑,又探身往里瞧了一眼,“惜时姨姨,这是你的新家吗?”
“嗯……算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