顶点小说网

顶点小说网>穿书给权臣冲喜后 > 140150(第8页)

140150(第8页)

他快递浏览完,递给上官钧,笑道:“万生可真会做生意,一块香皂能换回两匹马。”

上官钧接过,边看边问:“陛下可有想好,待他回京,让他出任何职。”

姬安:“我想让他管盐。”

上官钧不由得抬眼看来:“那师晟得跪在殿外求陛下饶齐万生一命了。”

姬安失笑:“不是马上就全部接管,一步步来嘛。海边的盐场全部都要分批更换为晒盐场,就可以顺势改革一番盐务。我准备先给万生一个翰林院侍讲学士,让他试着想想,能不能把新的盐务构架搭起来。”

上官钧这才垂下眼,继续看信,回道:“陛下心中有成算便好。”

姬安也拿起他等候良久的杨微那封信,撕开口,取信展开细读。

第144章清凉陛下总不会再没有兴致了吧

杨微的“信”,是一只匣子。这也是姬安刚才没先拆它的原因。

匣子里除了信,还装着开设盐场至今的账本。光说信封里的信纸,就是厚厚一叠。

姬安禀持“疑人不用、用人不疑”,先前杨微没来信,他也没写信去过问。这还是杨微头一次回报晒盐场的信息,自然是相当详实。

杨微在信中说,他在福吉海边寻到一处合适的滩涂,勘测下来足以开辟千亩盐田。

不过目前只开辟出一百五十亩,现运转良好。如能补充人手,一边晒盐一边扩建,预计到明年夏可达到五百亩以上。若无法补充人手,就只能待入冬之后,预计出不了盐的时间再行扩建。

晒盐场从五月初一正式启用,五月一整个月共出盐五百二十五石。五月天气晴好,只偶有阴雨,阳光充足,是晒盐的好时间。在福吉,这样的天气能持续到九月,甚至十月。

但期间亦会伴随台风,带来的大雨会对出盐有很大影响。因此夏季的总出盐量还不好预估。而春秋两季气温下降,阳光减少,出盐量也会递减。

不过,只以五月的出盐量论,与煮盐场的同期出盐量相对比,晒盐场的人均盐量为煮盐场的两倍多。

目前晒盐场中使用的是人力龙骨水车,工匠正在设计建造风力水车。若用上风力水车,可以更快地将更大量的海水提上高池,届时产量必然还能再增加。

详细说完晒盐场,杨微还写了一些他走访的煮盐场情况。

煮盐比之晒盐,除了多耗人力之外,还需要耗费大量燃料。这些燃料以植物居多,近处的木柴供应不足,因此煮盐场附近不少田地里都不种粮食,就种易生长的植物燃料。

换言之,如日后晒盐能全部取代煮盐,那这些田也就可以种植别的作物,相当于能另有一笔收入。

最后,杨微还对比了一下两边盐场盐工的收入和生活。

晒盐场是姬安出全资,各处官员不敢伸手,加上姬安大方,让杨微以福吉的市价招人。盐工们虽辛苦,但养得起家,干起活就不消极,盐场氛围相当不错。

而煮盐场,多年积弊之下,盐工收入低微,完全靠着监工催逼干活。养家尚且困难,更谈不上什么活得好不好。

姬安原本摇着扇子在看信,看到后面,就不自觉地连扇子都停了,沉沉叹口气。

上官钧放下手中的晒盐场账册,转眼看来:“怎么?”

姬安听得这声,惊了一下,也扭过头去:“你刚才不是坐在对面,什么时候过来的!”

现在上官钧与他并排而坐,原先两人中间的小案被移到了榻边的小桌上。

上官钧:“陛下看信太认真,都没注意。”

姬安往旁边挪挪,重新摇起扇子:“难怪我说怎么变热了。”

身边多了个大热源。

上官钧扬下眉:“变热不是因为陛下的扇子停了吗。可要唤人进来打扇。”

姬安抬抬下巴:“要唤人进来,你就坐回去。我可不喜欢给人看着。”

上官钧只得拿起扇子一同打,顺便将话题拉回来:“陛下刚才为何叹气。”

姬安将手中信纸塞给他:“最后。”

一边说,还一边翻身去拿凉茶。

上官钧先看过信的最后,回道:“如今盐税占着税赋三四成,陛下想动盐务,必会困难重重。”

姬安:“刚收缴到一大笔钱,先让杨微继续招人扩建。只要盐量不减,盐税不少,便可压下非议。至于那些被现在的盐务养肥的,我可顾不上他们那么许多。”

上官钧:“断人财路,如杀人父母。到时他们怕是要找陛下的晦气。”

姬安仰头干下一杯凉茶,对上官钧笑道:“养兵千日,用兵一时。到了那时,不就得看大司马的了。”

上官钧缓缓眨下眼,看着姬安那明媚的笑,和他润泽的双唇,突然就觉得,这天的确热。不仅身上热,连心火都燥得很。

完结热门小说推荐

最新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