顶点小说网

顶点小说网>穿书给权臣冲喜后 > 170180(第5页)

170180(第5页)

田守朴:“刘相公可知能有多少种子。”

刘叔圭:“圣上说,会按着户部那里留的田地数来算。我出京时户部还未整理出数据,是以我也不知。”

说完,续道:“另外……”

刘叔圭示意田守朴附耳过来,低声交待过几句。

田守朴略略点头,也低声应着。

随后,两人重新上马去到城门口,互道珍重,刘叔圭便带人出城去往码头。

田守朴目送他走远,拨转马身,又不自觉地往仓房方向望去一眼——那里,即将出现全县的希望。

第172章贷种不知道多少家会鸡飞狗跳

九月初十,天刚蒙蒙亮,牛背村就已经起了炊烟。

孙铁牛爬起床,出院子囫囵洗漱过,再回到屋里,妻子夏氏已经端了糙米粥上桌。

他没坐,端起那碗稀粥咕噜噜地灌下肚,放下碗抹抹嘴。夏氏走过来,递给他装好水的水囊,还有一只粗布小包裹。

孙铁牛将水囊绑到腰间,再接过小布包打开看看,就愣了下。

布包里是两团杂着糠和菜叶碎的糙米饭团。菜是自家屋子周围种的,万幸上回水没涨上来泡到。

孙铁牛往一间屋瞥一眼,小小声说:“怎么又准备了这个,不是说了,装两竹筒粥就好。叫水牛家的知道了,不得再嘀咕。”

夏氏翻个白眼:“嘀咕什么。你是去卖力气才有这个吃,不多吃两口昏在路上怎么办。她要想吃上,就叫孙水牛换你去。”

孙铁牛被妻子一堵,也说不出什么来。

县里的赈济粮五日一领,今日他要跟着村长去县里运粮。运粮的人卖了力气,回来分粮时能多得上一抓。公平起见,村长是分配村中青壮轮流着去。

但他弟孙水牛嫌那一抓不够耗的力气,不肯去。孙铁牛和他爹都觉放弃了可惜,孙铁牛就顶了孙水牛的份。这是孙家关起门来的事,他们兄弟说好,村长也就不过问。

马上要启程了,孙铁牛仔细揣好小布包,转身出门去。

等他走到村口,见到已经聚了不少人,把孔老村长和他大儿子孔仁、以及三辆牛车簇拥在中间。孔仁是每回都要去的,村里识字的都出去谋出路了,他是唯一留下的秀才,看告示、算数什么的都得靠他。

三辆牛车倒是分属不同家。牛背村是个杂姓村,虽然许多人家之间免不了有个亲亲戚戚,但并没有哪一姓独大,便是孔村长家也一样,因此村子里的大事都还算得上公平。

孙铁牛到之后再等过一会儿,直到人齐,孔仁招呼一声,众人就开始往县城赶路。三头牛慢悠悠地拉起空车,除了年过半百的老村长坐在车上,其余青壮都是跟在旁边走。

从牛背村空身往县城走,以这三头牛的速度,要走一个半时辰。回程拉上粮食更慢,得两个时辰。现在缺粮,众人都是对付个半饱,没兴致说话,只闷头走路。

孙铁牛一边走一边算着家里的钱粮还能撑多久。

牛背村临大河,修有水渠引水到田间地头,若是不遭灾,收成都还算不错。

去年是丰年,孙家交完粮税,存下来的粮能多上一些。但家里那么多人,去年他们兄弟的两个妻子还都又添丁又坐月子的,花用也不少。

只要朝廷停发赈济粮,他家里最多只能再撑上一个月。要是一家子都下地干体力活,就是只能半个月。

孙铁牛忧心忡忡。他恰好走在孔村长身边,就忍不住问:“村长,水已经退了,县里还能发多久的粮?田都已经整出来,是不是该尽早种些菜,总比干放着好。”

牛背村很少遭遇这种颗粒无收的大灾,孔村长也只是年少的时候经历过一次,此时回忆着说:“估计发不了几次了,差不多该换成发工钱让人做活。”

他把自己年少那次的经验说了说,周围人却是听得脸色发青——补堤坝、清河泥、修路,全是苦差事。像他们这种交夏秋两税的农户,是不会再被抽丁服徭役的,那些活他们都没干过,想想就害怕。

而且,一日干四五个时辰,却也换不到几个大钱,堪堪能煮锅稀粥,让一家子饿不死罢了。但再往后呢?

就有人嘀咕:“知县只说朝廷会发种,到底发什么种、什么时候发又不说。”

“对啊,再没消息,我可顾上不了。家里还留着点菜种,趁着还没结霜,总能出一茬菜,好歹有两口吃的。”

孔村长也不知,只能沉默。

一行人走到太阳升起,总算进了沧阴县城,来到发放赈济粮的地方。有到得早的村子已经在等,也有离得远、来得更晚的村子还没赶到。

孔仁去和书吏交涉领粮。

书吏道:“可以先领粮,但村长得留下来,知县今日有事说。”

孔仁一愣:“要留到何时?”

书吏:“待人齐了就说。照以往看,大概得到巳初一二刻。知县交待,村长大概得留一个时辰。”

孔仁就回来和村人商量:“就是约摸午初二刻能回程,到村子天还未黑。我爹腿脚不太好,要不留下一辆车等他,其余两辆先回去。”

完结热门小说推荐

最新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