据元秀秀和郭签招供,当时元秀秀到长寿殿给先帝送司饰司制的东西,偶遇常仁佑,被常仁佑一眼看上。常仁佑就贿赂了郭签,让郭签帮着牵线搭桥和打掩护。
元秀秀那年已经十九岁了,见先帝那段日子突然身体好转得如常人般康健,她既无法得到先帝垂青,也不知什么时候能等到新帝继位。后宫又无人主持,她出宫无望,只能在宫中蹉跎大好年华。
因此当郭签找上她,说是只要她答应,常仁佑就会向先帝求了她去之时,她思索再三,觉得跟着一个正三品实权大将军,总比在深宫里守活寡强,就答应了。
随后在郭签的安排下,元秀秀和常仁佑很快就见了两次面。
元秀秀满怀期待地等着出宫,哪知之后的形势变化飞快。一月之内,先帝驾崩,新帝继位,郭签还被贬去守陵,她和常仁佑的联系被中断。
上官钧看到这里,再次冷冷一笑:“她那时估计肠子都悔青了。要知道陛下马上会继位,她怎么也不会急在那半个月里,总得等陛下上了位,好一圆她的国母梦。”
姬安瞥过去一眼,嘀咕:“她也就做做梦罢了。”
不过,心下却不由得暗想——常仁佑和元秀秀还真是有缘分。
那个梦里常元两人像是初次相见,在被蝴蝶效应改变过的现在,他们提前见面,竟然就立刻搞在了一起。如此推测,结合梦境考虑,元秀秀的“国母”批语想来该是应在了常仁佑身上。
姬安继续往下看信。
元秀秀离宫之后,原还想去寻常仁佑,但见到常仁佑的通缉令,吓得当日就赶紧出了京。待回到家中,她试过喝药打胎,没打掉却伤了身,也就认命地把孩子生下来。
其实大盛的寡妇不愁再嫁,她又长得好,哪怕有个孩子,愿意娶的人也不是很难找。元家原本统一了口径,说她是丈夫死了才回来的,等过个一两年她养好身子,就帮她再找人家。
却在这个时候,郭签找上了她。
做这个骗局,元秀秀最初是不想也不敢的。但郭签手里握着她和常仁佑来往的证据,常仁佑犯的还是谋逆罪,只要告发出去,元秀秀和孩子都要遭殃。因此,元秀秀只能被迫答应。
郭签是这场骗局的主谋者。他离宫之后没有回乡,而是去了宣平府,置宅雇人享乐。只不过,没多久他就染上赌瘾,先前攒下再多的钱,也很快都送给了赌坊。
这时就有人给他出主意——以前在宫里知不知道点什么秘辛,有没有可以来钱的法子?
郭签在宫里经营日久,哪怕被贬,也能使唤得动一点人帮他做些小事。他一直让人留意着元秀秀,很容易就猜出她怀了孕。此时死马当成活马医,寻去了元秀秀家乡,没想到还真给他撞了大运气。
至于和他们同谋的扈家,是郭签选定的,但并不知道真相。
扈家近几年出了不少事,表面看着还光鲜,内里已是入不敷出。郭签以前办事时结识了扈员外,这次先到扈家打了回秋风,探探扈家的底,觉得合适,便把元秀秀母子带了过来。
扈员外和元秀秀京中那亲戚认识,派了人进京打探,得知元秀秀离宫时疑似有孕,就真当那男孩是龙子——又或者说,那男孩的身份是真是假,都不重要。
扈员外一咬牙一跺脚,也就上了贼船,和郭元两人一同骗取帛兴士绅的钱财。
总之,现在高勉已经查清此案。帛兴众士绅自是哭诉自己糊涂被骗,都没要高勉退回去的财物。
高勉写完案情,再请示一下姬安,这些财物该如何处理。以及对元秀秀,尤其是那个孩子,又该如何处置。
上官钧也问:“陛下准备如何处置元秀秀母子?”
姬安想了想,道:“当时对常仁佑的家眷,是没为奴隶并遇赦不赦。元秀秀既然当初自愿跟了常仁佑,那就一视同仁吧——送她母子二人到常仁佑家眷流放之处。”
说完,特意转头去看上官钧:“如此,二郎可满意?”
上官钧莞尔,在姬安唇上亲一口:“陛下圣明。”
姬安扬唇笑笑,继续看信。
到这里,案情已经全部交待清楚,下面小半页也是空白的。可后面还有一页信纸。
姬安一边换页,一边奇道:“难道最后那张是小七写的?”
还是高勉写的,这一页专门写了前留高王妃万氏。
万氏算是整件事当中的一个意外。
没有人收买她,是她自己说出那男孩神似姬安小时候。
郭签并不知道帛兴有人能寻到万氏,得知消息时已经来不及打点。扈家又相信男孩是龙子,自然不会去收买万氏。郭签和元秀秀只得紧急商量了一套说辞,幸好男孩更肖母,比较好找藉口。
却没想到,万氏竟然会说出孩子像姬安。
高勉审万氏之时,万氏说都过去了这么多年,姬安小时候长什么样她早就记不清了。她只是觉得这样讲能拿更多的赏钱,若是搞好关系,日后生活都不用发愁。
不过,高勉觉得她有些不对劲,如今还在设法继续查。
上官钧看完,也觉得甚是奇怪,问:“依陛下看,万氏是怎么回事?”
姬安摇摇头:“我以前都很少见到她,跟她完全不熟。”
不过案子既已审清,剩这一点小小尾巴,两人都没多挂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