顶点小说网

顶点小说网>穿书给权臣冲喜后 > 210220(第1页)

210220(第1页)

第211章返程四郎可记得,先前答应过什么

京城启阳。

天子与大司马离京西征,朝中之事由政事堂众宰相主持。

如今京中的气氛就有些许微妙。主要是姬安还没有子嗣,引得不少人都暗暗留意起琳琅王府来。

不过,当然不会有人傻得现在就冒冒然有什么行动。

对于此次天子亲征河西,朝中众官员虽不看好,却也并不觉得姬安和上官钧会有多大危险。

西北为了防犯打骨鲁,长年驻兵二十万,这次中央军又先后去了八万人。虽然官员们不知道具体作战计画,但有二十八万大军在,姬安和上官钧的安全还是可以保证的。

只是,朝中上下也基本默认了,此次西征必然会以劳民伤财、损兵折将告终。但,天子与大司马一意孤行,又没有多耗国库,就有一部分人觉得,让姬安和上官钧去栽个跟头也好。

这部分人以这几年被边缘化的那些官员为主体,现在又以汤大学士为内核——因为汤大学士在先前领带众人“赢”了一回,“逼”得姬安重锁后宫。

他们本来也无甚要事可忙,最近两个月便时常聚在一处,畅想着等姬安回京之后,该使些什么手段能重回朝中。

“圣上还是太过年轻气盛,吃回败仗也好,就会知道稳扎稳打才是长远之道。”

“高祖皇帝和太宗皇帝当年多能打,还不是没能收复河西走廊。现在的打骨鲁可不比以前,人家也有城池据守,还全民皆兵。就是打穿河西又如何,人家北边的兵一下来断掉后路,全完。”

“后宫已锁,待圣上回来,就该劝圣上赶紧立后选妃、开枝散叶了。天子膝下空虚、国祚不稳,万一下回圣上再想亲征,朝中也不至于像这回这么慌乱。”

“事关国本,汤大学士再牵头,这次应该能多拉到不少人属名。”

这日,众人在茶楼雅间正说得热闹,忽听外头街面上载来一阵锣声。

靠近窗边的人便探头去看,随后回一句:“好像是送军报的。”

众人听闻,纷纷起身凑到窗边向下张望。

因姬安和上官钧都在前线,军报往京里送得并不频繁。上一回的军报还是大半个月前,甚至相当于没开战,只说中军到了泠州、准备渡河,前军已经攻下乌鞘岭谷口。

骑马敲锣的人很快来到近处,穿着军服,的确是军报。

这军报送得相当地大张旗鼓。

那送信的兵不赶着往宫里去,反而是敲一阵锣,便放开嗓子喊几句:“西北大捷!圣上已收复金武、怀平、西庆!攻陷打骨鲁国都,活捉了打骨鲁王!”

街面上已经沸腾了。

京里的百姓不一定知道金武、怀平、西庆在哪里,但他们听得懂后两句啊。那意思岂不就是——灭掉打骨鲁国了?!

一阵阵的欢呼声里,传讯兵不紧不慢地敲着锣往皇宫去。

茶楼雅间当中,刚才还议论得热火朝天的众人却是面面相觑——竟然打赢了?!还是这么大的战果?!那他们的计画……不,别说计画了,等天子和大司马回京,他们还能在京里待得下去吗?!

不过,也难怪他们先前那般得意。别说这些盼着姬安不好的人,就是农学令李震士这个铁杆“帝党”,最近两月也是愁眉不展。

姬安离京前曾和他谈过,如果此战顺利收复西北,会设置都护府,想派他去署理民政,甚至细说了治民的原则。李震士从政多年,自有见识,一听便知这是自己将来进入政事堂的一条坦途。

但,前提是收复西北。

而要收复西北,谈何容易?

他虽应承了下来,这两月也对农学署做了些布置,可内心却并不认为姬安的想法能实现。

两名副手不知内情,尽管知道他必是在为圣上担忧,却也觉得他似乎忧思过重了。

今日午间用完饭休息,就忍不住问:“李令也觉得不该出兵?”

李震士低声一叹:“只要是大盛的热血男儿,谁没有收复河西、云朔的志向。可仅仅一场雪灾,还不至于让打骨鲁伤筋动骨。我的确认为,此时不是发兵的好时机。不过,圣上和大司马该是另有考量。”

三人议论过几句,起身准备继续工作。

就在这时,一名小吏冲进来,脸上表情十足怪异,都说不上是惊还是喜。他对李震士急声道:“李令!政事堂传您过去!刚有军报进京,西北大捷!圣上攻陷了打骨鲁国都,活捉了打骨鲁王!”

这一串话把三人打得都有点蒙。

“打赢了?!真的?!”

“还活捉了打骨鲁王?!”

李震士反应快,回过神就抬脚往外走,一边吩咐:“牵我的驴来!”

完结热门小说推荐

最新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