贞观一朝的风气好,其他时期萧然不敢赌,但是贞观时期是没问题的。
萧然三人坐下,倒了一杯水。
“小郎君,之前所言,有几成把握?”
“十成!”萧然说的很自信,因为农村出来的,小时候对这种东西太熟悉了。
萧然对直辕犁的理解是在书本上,各种资料上,但是曲辕犁陪伴了萧然整个童年。
或许不了解直辕犁,但是太熟悉曲辕犁了。
王慎没想到还有这种意外之喜,但是表现的比较淡定。
“贞观四年陛下亲耕籍田时曾言'民以食为天,食以耕为先',我大唐虽承隋乱,但关中百姓能安稳纳粮,全赖犁锄之下的寸土寸金。”
“可是直辕犁沉重,需要两头牛拉,很多时候百姓需要凑牛力,要拿三斗粟米换一日耕牛。”
“很多坡地因犁身转不过弯,只能任荒草疯长。”
“若真能让单牛拉犁、单人耕作,便是把铁犁铧插进了百姓的心坎里。”
“此非小事,实乃关乎万家生计的国本之事!”
“若是小郎君所言非虚,附籍之事我亲自担保,并且将此事如实上报,绝不隐藏分毫。”
王慎表示不会侵占萧然的功劳。
“先谢过王里正,我说再多,不如让王里正亲眼所见来得实在,这样如何,给我点时间,我做出来,到时候拉到地里去试试,自然就见分晓了。”
王慎赞许的点点头,这个说法没毛病。
亲眼所见,自然是比说的天乱坠更有说服力的。
“小郎君所言甚是,那我恭候小郎君佳音。”
萧然起身,离开王慎家。
附籍的事情一时半会儿肯定是确定不下来的。
萧然这一次来的目的,也就是为了提前和王慎说一下。
回去的路上,张二丫看萧然的眼神都不太一样了,多了几分崇拜。
没想到萧然如此厉害。
虽然没有见到改良之后的直辕犁,但是张二丫相信,萧然肯定可以的。
“二娘,村里有木匠没有?”萧然边走边问。
“有的,之前村里的直辕犁锄头这些农具都是三祖父做的。”张二丫说道。
“好,我们等一下去看看,回家准备点糕点这些过去”都是人情世故,礼多人不怪。
还是亲戚邻居,空手去不合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