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安右臂脱臼,虽然军医已经给她复位,但仍是肿得厉害,根本提不动刀。崔凝之特允她休息几日,将手臂养好再参与训练。
这不,这会子巳时已过,女军们都去校场上训练了,营房内只余云安一人。
她百无聊赖地躺着,躺了一会儿觉得躺太多了腰疼,又费劲巴拉地爬起来,屈膝坐在矮榻上环顾营房。
玉门大营的女军营房也是惯常的夯土民居样式,屋顶偏矮,屋内采光也不太好。整个房间呈窄条形,东西并基约一丈九尺五,一条同样长短的夯土矮榻从东到西贯通房内。
住在这间营房的除云安外还有其他四人,分别是马兰花、苏绾、孙蒲和离婆依,她们五个都由校尉张枣儿统领。
马兰花是个大咧咧的女人,平时说话做事总是粗枝大叶的,为这没少挨张枣儿数落;苏绾则与之相反,她心细如发,对人对事都十分谨慎,但有时太过谨慎则难免使人怀疑,她是否有些胆小怯懦。
孙蒲和离婆依又与那二人不同。
孙蒲是个沉默寡言的人,大家都说她心里有很重的心伤,因此才很少说话;离婆依是从伽舍罗逝来的胡姬,人很活泼,可是汉话却说得不太好,语句颠三倒四,遣词更是经常错得离谱,十句话里有九句半得要你费劲去猜她究竟是什么意思,大家每次跟她说话都很难不头疼。
云安来到玉门大营的这些时日,白天和女军们一起训练,夜里挤在大通铺上一起睡觉。偶尔半夜醒来,还以为自己仍在杂石里,可稍一侧耳,听到身侧传来的呼吸声便立刻想起——她已经不再是杂石里那个云家丫头,而是玉门军的一名女军。
刚来的时候实在是不习惯,哪怕从前在家中也是做惯活计的人,可来了军营之后才真正明白了何为“武”,何为“军”。
不管是背着石头站在校场上,还是在榆树林中策马穿梭,这些都让云安难受得不行。甚至有一次,她骑马的时候因为太累而走神,差点从马背上跌下去。为这事,张枣儿当着众人的面,将她狠狠训斥了一顿。
最难熬的还不是膂力训练时头顶的烈日,而是次日的浑身酸疼,就感觉全身上下没有一块肉是不疼的,稍微动一下就能酸得让人忍不住叫娘。
云安想起有一次训练过后,马兰花仍旧大咧咧走进营房,一屁股坐在矮榻上,谁知屁股刚挨到土榻就“嗖”地一下弹了起来。
只见她揉着自己又酸又疼的臀部,哭丧着脸嘟哝了句:“忘了这茬……差点儿去见我大母……”
想到这里,云安忍俊不禁。
真是想曹操曹操到,未时初至,正是女军们去讲令堂教习军令军规的时候,却见马兰花端着个粗陶碗从外边快步跑了进来。
“快快快!常宁,快看我给你拿了什么!”
马兰花乐呵呵地跑至榻边,将手中粗陶碗递到云安面前。
香浓的肉汤味儿瞬间就占据了云安的鼻腔。
“好香!”云安忍不住感叹。
“那是,这可是灶房刚出锅的汤饼,你看这上边的浇头是什么?”马兰花得意洋洋。
云安定睛一看,浇在汤饼上的是好大一勺肉丝。那肉丝肥瘦相间,白滑鲜嫩,再加上扑鼻的香气,真是令人食指大动。
“羊缹?”云安闻出了羊肉的香气。
马兰花笑道:“给你说对了!灶上刚用羊汤熬的饼子,还特意给你浇了羊缹,赶紧的,趁热吃。你受伤了,就得多吃羊肉补一补。”
马兰花边说边将那碗羊汤饼往云安手里塞,忽地又想起云安右臂有伤不能端碗,干脆自己拿勺子舀了一勺喂给云安。
还冒着热气的羊汤,她也不知道吹一吹就往人嘴里送。
果然,云安一口吃下去被烫得舌头嗓子都发麻,只得以手做扇,在口边呼哧呼哧扇了半天才喘过气来。
“好烫……烫……烫……”
马兰花“哎哟”一声,大笑道:“我忘了,锅里刚煮出来的,我给你吹吹。”
云安好不容易把嘴里那口烫得要死的汤饼咽了下去,疑惑地问:“才刚到未时,灶上怎就开始煮汤饼了?”
“特意给你煮的。”
“啊?”
马兰花嘿嘿一笑。她这话一说出来,非但没有为云安解惑,反使其疑惑更甚——军营有军营的规矩,几时用饭几时入寝都有严格规定,哪怕是受伤的女军,一般情况下也不会随意就给开小灶。
马兰花见云安满脸疑惑不减反增,心思一动,故意逗她道:“其实是我偷的。”
“偷的?!”云安发出一声惊叫,“快还回去,被发现你要挨罚的!”
“没事儿,你就吃吧,发现不了。”
“不行,快还回去!去啊!”
马兰花看着云安焦急的表情突然捧腹大笑:“逗你的!是横槊,横槊让灶上厨娘煮给你吃。”
许多女军私下里并不叫崔凝之为崔将军,而是直接叫她的封号——横槊。
“将军让煮给我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