皇帝抚掌笑着点头:“好好好,侄儿既有此心,朕心甚慰!那便封你为节度使,调令安抚司,去吧。”
萧大人眯着眼:“誉王离京,兵部一时无人。陛下,臣以为,边关战事已消,可以将上将军万武阳调回京城,出任兵部尚书一职。”
万芰荷陡然一震,抬眼看去,却见李恪正噙着笑望回来,意味深长地和她对上视线。
只这一眼,她心里就明白了。
万芰荷是李华章的人,来势汹汹,入仕不过几月功绩斐然,以极快的速度壮大了李华章的权力网。
萧大人和李恪他们早就心生不满了,毕竟万家原本是应该站在萧大人身边,协助李景铄t?的。
他们这次让李恪去河北,就是为了调回万武阳来压她万芰荷!毕竟万武阳和萧大人关系不浅,是绝不可能归顺李华章的。
万芰荷心脏一颤,若她真是万振宏还好说,可偏偏她是万芰荷。这狸猫换太子一事,万武阳尚且不知,等他回京,如何能隐瞒?
她嘴唇发干,忍不住道:“陛下,边关虽已平,但离不得镇山虎啊。家父在那儿,对周国也是一个震慑。”
“震慑?如今周国与我们签订协议,必不能开战,又何须如此一员大将在那儿蹉跎?”李恪笑里藏刀,“万侍郎,我怎么瞧着,你这么不想让令尊回来呢?”
“誉王殿下哪儿的话……”
萧大人盯准了皇帝又开始打哈欠,声音轻飘飘:“誉王所言极是,边关平稳,无需老将坐镇,倒是可以磨砺新人。”
“不若让元弋去历练几年……”
他故意声音柔和,如绵长的弦乐,催得皇帝脑袋昏沉,又开始点头,下意识道:
“元弋……是该历练……那就……”
“陛下!”礼部尚书抬高音量,“萧侍卫如今不是静安殿下宫中的侍卫长吗?怎能说调就调?”
萧元弋在李华章手里,是制衡萧大人的重中之重。若是去了边关,无论是死是活,都意味着萧大人再无软肋!
他们怎能容忍此事发生?
皇帝一惊,这才意识到自己说了什么,沉沉出了一口气,终于清醒过来。
他不满地看了一眼萧尚书令,正要回绝,又突然沉思起来。
萧元弋在静安手中多年,两边都心知肚明,静安绝不敢,也绝不能杀萧元弋。
正是因此,无论这几年静安如何磋磨萧元弋,萧尚书令也都装作不知,好似没有那个儿子一般。
可如今,却怎么要将萧元弋调离了?
他稍一品咂,琢磨出来。
这说明……萧大人觉得,这两相制衡的天平,已经拿不住静安了。
皇帝脑子有些乱,他还不知道李华章做了什么能让萧大人忌惮至此,乱了分寸。但他无需知道那么详细,只要捕捉到信号就足够了。
看来是时候压一压静安了。
他扫了一眼,目光定在万芰荷身上。
“元弋确实该历练历练。但边关太苦,朕也是看着他长大的,着实不忍。这样吧,你,万振宏是吧?”
万芰荷一愣,忙颔首:“是。”
“你随李恪一道儿前往河北赈灾,封你都督,主水利工事、百姓迁居。封元弋宁远将军,领兵护卫。”
“好了,就这样吧。退朝!”
*
圣旨下来时,萧元弋又被绑在偏殿的锁链上,高举双手,跪得艰难。
李华章没有放他下来的意思,有一搭没一搭用手里的鞭子划拉他的肩背。
宣读圣旨的太监吞口唾沫,装作看不见,硬着头皮念下去,将圣旨交给身边的宫女,就忙不迭跑了。
“殿下……”萧元弋看向李华章,可李华章没看他,眼神直勾勾望着前方,不知道在想什么。
她没想什么,她只是在看任务栏。
【剧情点出现!河北水灾一事让萧大人得到了不少民心,也为后来李恪上位铺下了伏笔。】
【这个剧情点如果能改变的话,你的寿终正寝率将会提高到7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