秦家当家夫人送走了儿子,悲痛至极,又被儿媳妇要挟,没办法,那是儿子唯一的骨肉,只能变卖家产,凑钱给儿媳妇。
这酒楼正常情况下要一千两出头,现在只要800两,不过要求现银。”
刘青青疑惑:“县城里那么多有钱人,没人愿意接手么?”
徐良苦笑:“大家伙的钱都在钱生钱,哪个会放这么多现银在身边,一时不凑手。”
他其实也想买,可惜钱都投出去,手里只有一百多两留着周转,哪里料到会有这么一个大漏。
徐良正色询问:“所以,你们要买么?”
第63章第63章南安寺
“你和秦家说,房子里的家什都给我,我就买,立马掏银!”刘青青试着还价。
她手里还有八百多两现银,留着准备收购菌子采买佐料,只要存货卖出去,大笔银钱即刻入账。
这栋酒楼地段好,除了前面三大间双层楼房,后面还有篮球场大的后院,后罩房一应俱全。确实是难得的好房子。
原本就是酒楼,稍微装修一下,接手过来就能用。
徐良挑挑眉,小姑娘岁数小,口气不小,还挺干脆。
看她打扮朴实无华,车上聊得开心,他不过顺嘴一提,想不到她家能拿出大笔的现银。
没有放到手的生意跑走的道理。他笑道:“我们回牙行,我请秦夫人过来,你们亲自谈!”
等了半个时辰,秦家管家捧着地契房契上门,说就按刘青青说得办。
只剩一天的时间,刘巧儿寻死觅活,秦家夫人寸步不离的守着,生怕宝贝金孙出个意外。
刘青青也担心夜长梦多,将带来的银钱与秦管家当面结清,马不停蹄赶到衙门,换成苏氏的名字。
买酒楼800两,牙行佣金40两,税费40两,刘青青手里再次清空。
对于刘青青和郭守云出趟门便买了一座酒楼,方氏喜忧参半。
美食街的秦家酒楼她知道,城里位置最好的酒楼之一,曾经还去吃过席。
喜的是,自家有股份子在里头,那么大的一座酒楼,自家也有份,只要开起来,那就是只下下蛋的母鸡,细水长流。
忧愁的是,一个不好,祖传的油铺子得倒闭。
做菌子酱用的是方家的油,因用量大,阿爹拍板低价供应给他们,凑了多年的存款,把祖传的铺子宅子抵押给衙门换银子,从府城的油作坊压了一大笔货,全投了进去。
现在刘青青手里没有银子,万一菌子卖不掉,她找谁结账去啊!
还有村子里,因为村民们忙着捡菌子,换成五天一结账,若结账时拿不出银子,村民们肯定不乐意,村子里民风彪悍,为了几文钱动手的多得是,欠了那么多的银子,刘家恐有性命之忧。
方氏捋清楚前因后果,晓得其中的艰险,连纸钱也没心思折了,看着刘青青:“阿青啊,不如把酒楼退了,我们寻个小些的,不用三间,一间也够啦!”而且没必要买,租下来就行。
刘青青摇摇头:“小婶,我知道你的担忧,你放心,我一定能把菌子卖出去。若到时候不成,我们再把酒楼卖掉,也能回款一笔银子,绝对能堵了香油的窟窿。”
只不过他们又要变得一无所有,回归赤贫,欠下巨额债务。
刘青青说话直白,保证卖酒楼都不欠方家的油钱,方氏为自己的小心思羞愧。刘青青这么辛苦,还不是为了整个青华字号。
张了张嘴想说几句辩解,又解释不清。
而且房契户口都换了,她说这些一点用处都没有。干脆撩开手,收起纸钱,找了几只篮子,装满菌子酱,喊来刘瑞宝珠:“走,我们一起上街卖菌子去!”
人多力量大,他们一定能度过难关。
刘青青笑笑,也提了一篮子菌子上了街,不过,和方氏等人相反的,她没去人来人往的街上,而是出了城门往正南。
常平县城正南五里路,有一座终南山,上面有一座南安寺。
她扫街的时候,看到家家户户在折纸钱,突然想起,再有三天便是中元节,俗称鬼节。
翻看原主的记忆,此时的百姓不像她们末世,只过新年,陌生人聚在一起尬聊几句便过了年。
这里节日繁多,而每个节日最大的主题,都是吃。
长久以来低下的生产力,粮食紧张,让人们平时节衣缩食,只有过节的时候,才可以借机放纵一下,大肆吃喝。
所以,中元节,便是她的突破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