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说完后,有些赧然道:“阿娘,还有吃的么,我饿得慌!”
不待苏氏回答,刘慧兰道:“有,你等着!”
不一会炒了一碗米线端过来:“这是家里新做的,你先垫吧垫吧!”刘慧兰炒的米线比刘有山炒得,无论卖相还是口味,都要精致得多。
除了韭菜,还打了两枚鸡蛋,金黄色的碎鸡蛋,白色的米线,翠绿的韭菜,酒红色的血肠,混合在一起,香浓扑鼻,变成了家的味道。
刘青青眼巴巴的盯着,她也好想吃。
不等她开口,郭守云又取了两个小碗,分了半小碗给她,半碗给翠翠:“少吃些,当心肚子疼!”
刘慧兰早就又端了一个拖盘过来,看到这个画面,在刘青青脑门上没好气的点了一下:“你们呀,总是抢阿云碗里的吃食,也不想一想,他饿了一路。”
刘青青缩了缩脖子,没办法,最近总是饿,她真不是有意抢阿云的食物吃。
刘慧兰将托盘里的两菜一汤放在桌子上:“我琢磨了黄鳝和泥鳅的吃法,刚刚顺手做了,你们尝一尝,要不要得?”
她一一介绍起来:“诺,这是青龙归洞!”
刘有山撇嘴:“不就是泥鳅钻豆腐么,你也学着阿青,竟起些刁钻古怪的名字!”
苏氏打了他一下:“你甭吱声,我觉得名字挺好!”
刘慧兰笑盈盈道:“泥鳅放在鸡蛋清中,让它们吐干净里肚子里的脏东西,再换到淘米水中清洗干净黏液,加入高汤,与嫩豆腐同煮,最后撒上芫荽香葱,看看,是不是像许多小青龙钻到洞穴里啊!”
刘有山夹了一条泥鳅,惊奇的睁大的眼睛,这泥鳅完全没有平时的泥腥味,鲜香嫩滑,唇齿生津,确实担得起小青龙的名号。
郭守云也尝了一条,笑道:“鲜美可口,不过,名字得改一改!一般天子自称真龙,我们把它叫青龙,只怕不合适!”
刘慧兰打了个寒战,是啊,不小心犯了大忌讳,幸好阿云提醒她。
忙不矢点头:“阿云,现在家里你学问最好,你说,叫什么合适?”
郭守云抬眼,四周雪白的墙,如同豆腐一般,刘青青也当得起一个青龙,让他骄傲的小青龙就住在白色的屋子里。他脱口而出:“不如叫金屋藏骄!”
刘慧兰跟着重复了两便:“金屋藏娇,好听!”郭守云笑而不语,没有指正其中两个骄的区别。
大家把眼光看到了剩下的两盘菜。
刘慧兰介绍:“诺,这是紫龙闹天宫,不过得把名字改动一下!”
还有这一盘是凉拌鳝段。
“洗干净的黄鳝用文火煮熟,取出腹部的血条,便是紫龙,热油滑锅加姜蒜翻炒,最后撒上芫荽。取过紫血的鳝鱼,切段后放油锅煎炸再调佐料浇上,便是凉拌鳝段。”
生黄鳝血有毒,有治疗中风之效果。熟的黄鳝血无毒,是大热兴补之物,民家传说有不可描述的功效。
黄鳝血才是这道菜的精髓,其他酒楼也做黄鳝,一般是连着血切段爆炒,味道还可以,模样有点不忍直视。
像刘慧兰这样,直接把黄鳝血弄成血旺,配上白色的葱蒜,黄色的姜片,翠绿的韭菜,红色的茱萸来炒,是独一份,光卖相上就清爽漂亮许多——尝着味道,一种嫩血旺的感觉。
剩下的边角料也不浪费,取出内脏,高温炸过后,表皮焦脆,内里鲜嫩,骨头带着焦香,和纯酿搭配最佳
众人目光炯炯看着郭守云,为这道菜叫个什么样的名?
第94章第94章起
名
郭守云想了想,笑道:“紫龙从鳝鱼腹中取出,如同脱去外裳战袍一般,有那么几分解甲归田的意思,只是这词意境不太好,有点影射我们赵国战败!”
刘青青笑呵呵听着,逼着阿云去府城读书,果然是正确的选择,看看,都晓得意境了,还会联系时政,一直缩在村子里,哪里会有这么大的长进。
刘有山严肃着脸:“中风瘫痪之人及时服用鳝鱼血,有一定几率康复下地,说是满血复活也不为过,不如喊重振雄风!”
郭守云似笑非笑不接话,只管低头喝水。
刘青青挑眉,阿爹暗示这道菜对夫纲不振的男子大有裨益,行吧,这也是一个卖点。
苏氏和刘慧兰认识字不多,根本就没反应过来刘有山话里有话,只觉这个菜名威风禀禀,寓意好,举手赞同,翠翠嚼着鲜嫩焦香的鳝段只会点头。
只剩下最后一道菜凉拌鳝段,一段一段,像蝴蝶一样,苏氏灵机一动,取名蝴蝶鳝。
吃完宵夜,一家人围坐在郭守云身边,津津有味听他讲述府学的点点滴滴。
“府衙里,师父专门从前院拨了一间屋子给我,晚间办完公务,还不忘记指导我一番。”他羞赧道:“师父很喜欢我们家的弥渡卷蹄,阿娘,家里还有么,我想再带一只给师父!”
他组织了一下语言,微笑道:“府学里的同窗先生都很好,因为我年纪小,对我多有照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