顶点小说网

顶点小说网>赶海美食博主在七零 > 第229章(第1页)

第229章(第1页)

“我们有两款特色果冻,一款仅添加果汁,另一款则在此基础上增添了果粒。产品原料为我国首都的优质水果,从采摘到制成果汁和果粒,全程不超过24小时。”

“海隅是我们村落的名字,寓意是海边的静谧角落。我们的祖先以大海为生,世世代代从大海中汲取馈赠,将智慧与匠心融入这罐头之中。它们不仅承载着传承与情感,而且非常美味。”

于初月标准的英伦腔一开口就让人不自觉集中注意力,整个人散发出自信的光芒。

不仅英语,她还能流利地切换其他语言,让采购商们的翻译无用武之地,连其他摊位的人也被她深深折服。

葛小菊及业务小组其他成员苦学英文一年多。虽然外语读音没有那么纯正,但落落大方的模样仍然能完美传递真诚。而且她们还能根据客人的临场反应及时调整话术,同样为食品厂揽下多张订单。

展会第一天,她们就接了大大小小十来张订单,为此次参会赢得开门红。

展会第二天,周城日报刊登了海隅食品厂的采访,她们的摊位照片占据了半面报纸。因此,食品厂得到更多的关注,当地的供销社也纷纷找上门订购产品。

最后一天的下午,采购商寥寥无几。周边摊位的人上前攀谈,好奇她们去哪儿找来这么多人才。

“人嘛,活到老学到老,我们厂里会定期组织学习会,让员工们接受新的知识。”张文心回答,“还会办兴趣爱好培训班、辩论会等活动,不仅能丰富大家的业余生活,还能增进感情。”

她的话勾起那些人的兴趣,他们纷纷追问细节。

张文心娓娓而谈,聚集的人也越来越多,不约而同露出若有所思的神情。

“员工开心幸福了,工作效率才会更高,而且有时候还能促进产品创新。”她说完最后一句,就开始帮忙撤展位。

众人听得意犹未尽,但又不得不离开,回到各自的摊位收拾东西。

当晚,杜生又订了一桌宴席,举办庆功宴。

“这次满载而归,大家都辛苦了。”他举杯站起,向众人发出碰杯信号。

酒杯、汽水瓶相互碰撞发出叮铃当啷的清脆声,让包间内的氛围更上一层。

众人吃吃喝喝两三小时,直到月上树梢才回招待所休息。

她们多留了两天,逛了当地有名的景点,尝了很多特色小吃,才心满意足地回到京市。

于知乐在回去的火车上安排好了生产行程,回到厂里的第一件事就是召开员工大会。

“我知道你们中的一部分人需要兼顾学习和工作,非常辛苦。”她环视台下一周,鼓励道,“但是只有坚持才能看到彩虹,希望大家咬紧牙关,把最后一班岗站好。”

众人中气十足地应好。

她继续说:“天气越来越冷了,学习会的负责人可以去财务部支钱,厂里会承包每晚的煤炭费用。健康的体格才能让你们走得更远,所以我希望你傍晚可以抽出点时间,我让于齐带你们打拳锻炼身体。”

于知乐还特意交代食堂开了深夜窗口,为大家提供暖身又补脑且易消化的吃食。胡老三变着花样做小米粥、坚果糊、酒酿小丸子等,能做到半个月不重样。

种种极具人情味的举措不仅让本村人热泪盈眶,还大大提高了京市本地员工的归属感。大家并没有因为要复习而马虎对待白天的工作,反而打起十二分精神,更认真对待。

这些事情流传出去,食品厂的风评越来越好,各类产品更受广大群众的欢迎。

进入十二月,气温逐渐降低,全国各地的复习氛围却更加火热紧凑。

于越带着一摞书住进了食品厂,看书陪大家复习,偶尔提他们解答难题,生活节奏与他们一致。日复一日的锻炼和宵夜投喂,他的体格壮实了几分。

与此同时,各地的国营厂悄然流行组织员工参加业余活动。员工们的幸福感提高了,效率自然上升,全国上下呈现出一片欣欣向荣的景象。

食品厂的各条生产线有条不紊地工作,运输组一批一批地往外运送产品。海隅牌悄然进入南方沿海省份,被越来越多人熟知。

高考前一天,于越接到秦云柏的电话通知,他们的项目有了巨大的进展,所以提前离开。

于知乐开车送他回实验室,叮嘱道:“一定要好好休息,暗示——”

“暗示吃饭,身体是革命的本钱。”于越抢过话头,竖起手指保证,“我绝对认真完成组织的吩咐,不会违背组织的命令

。”

完结热门小说推荐

最新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