盛兰越难得休息,与于知乐在厂里散步。见了这一幕,他不由得感叹:“你这儿的氛围,比得上我们文工团文艺汇演前夕了。”
“那当然了,这可是关乎上电视的大事。”于知乐笑道。
她很喜欢这样充满生命力的场景,喜欢看到大家朝气蓬勃的模样。
“那我可得抓紧训练,不能落后。”盛兰越做了一个要抢跑的姿势。
两人相视一笑。
小年在紧张的氛围中悄然而至,今年如往常那般,所有人聚在食堂包饺子,看电视。
与此同时,各地大学陆续开始放寒假,食品厂的大学生们也陆续回厂。
于杨废寝忘食三天,创作出一个关于海隅村故事的剧本,并组织大学生们排练舞台剧。他们跑到附近空地去排练,每天晚上排到精疲力竭才回宿舍。
在万众期待下,海隅食品厂1979年春节联欢晚会如约而至。
当天早晨,一阵悠长的鞭炮声划破了食品厂的宁静。此后的一整天,厂里就没有安静下来过。
要表演节目的人早早到了大礼堂,进行最后一次排练。没有节目的人也不闲着,喜气洋洋地在食堂帮忙,准备今晚宴席的菜肴。
“乐乐,我们回来了。”蓝圆圆挽着杜生的胳膊走进大礼堂,激动地打招呼。
父女二人身后的艾米姐弟用蹩脚的普通话朝于知乐、张文心和于初月道新年好,热情地跑去拥抱她们。
其他人没见过金发碧眼的外国人,好奇地打量他们。
陈昭对这两位外国友人早有耳闻,拿起麦克风介绍他们的身份,并招呼众人来了一小段乐器齐奏表示欢迎。
“哇,好犀利。”艾米惊讶得瞪圆眼,标准粤语脱口而出。
之后,蓝圆圆带他们去厂里闲逛,大家才能集中精神排练。
顶着金发的艾米和艾伦走到哪就成为哪儿的焦点,不过围观场景对于他们而言不算什么,他们轻易就和其他人打成了一片,还跑到食堂去帮忙。
杜生留在礼堂,看着热闹的场景,想起物流组的起色,心情相当愉悦。
“从我的账上划款,每人一个五块钱的开工红包。”他说。
于知乐笑着说:“那我就代替全体员工提前给您拜个年,祝您明年的生意更上一层楼。”
说到末尾,她加重了“楼”字的读音。
杜生察觉到这个细节,脸上笑意更盛,说:“别光顾着祝贺。平日里得了空,去港城看看我,也给你们的房子添点人气。”
于知乐三人齐声应好。
另一边,陈昭和齐二一直在扣细节,直到中午要吃饭了,他们只完整地走了一遍流程。
“一点钟在这里集合,我们继续排练。”陈昭朗声道。
大家并不觉得累,中气十足地回应他,然后去食堂吃饭。中午只有简单的一道杀猪菜,但大家也吃得开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