顶点小说网

顶点小说网>带着古人穿回现代 > 第九十七章 夫人游世界慈善无疆界(第1页)

第九十七章 夫人游世界慈善无疆界(第1页)

瑞士,苏黎世班霍夫大街。

细雪如絮,无声地落在古老而精致的建筑尖顶上,为这座财富与秩序之城披上一层静谧的银纱。街道两侧,顶级奢侈品店的橱窗在精心设计的灯光下,折射出冰冷而诱人的光芒。一辆线条流畅、底盘沉稳的黑色轿车,无声地滑过清扫得不见一片雪花的湿漉漉路面,最终停在一栋拥有厚重历史感石质立面的建筑前。

车门被穿着考究大衣的司机恭敬拉开。一只踩着简约却质感非凡的羊皮短靴的脚率先踏出,稳稳踩在铺着防滑毯的地面上。紧接着,柳氏的身影出现在寒冽而清透的空气里。

她穿着一身剪裁利落的深灰色羊毛大衣,内搭同色系高领羊绒衫,颈间系着一条烟霞色真丝提花围巾,低调中透着不容忽视的优雅与力量。岁月并未在她脸上留下太多风霜,反而沉淀出一种由内而外的从容气度,眼神沉静,如同苏黎世湖深冬的湖水,表面平静,内蕴力量。

“柳女士,欢迎。安德森先生已在办公室等候。”一位金发碧眼、穿着合体西装、气质干练的助理快步迎上,用流利但带着德语口音的英语说道。她是柳氏全球慈善基金会(WillowGlobalFoundation,WGF)的欧洲区负责人,艾米丽·霍夫曼。

柳氏微微颔首,脸上带着恰到好处的职业化微笑,目光却锐利地扫过眼前这栋象征着瑞士乃至全球财富管理最高殿堂的建筑。这里,是WGF设立在瑞士的专项慈善信托管理机构所在地。她此行,是来听取年度资产运作报告,并最终敲定新一年度重点资助方向。

温暖的室内隔绝了外面的寒意。橡木墙板,深色真皮沙发,巨大的落地窗外是城市标志性的尖顶和远处覆雪的阿尔卑斯山影。办公桌后的白发老者——信托管理人安德森先生起身相迎,笑容温和却透着精明。

“柳女士,旅途辛苦了。很高兴在苏黎世见到您。”安德森伸出手。

“安德森先生,感谢你们的专业管理。”柳氏与他握手,力道适中,语气平和。她的英语早已不是当年初来乍到时的磕磕绊绊,而是清晰、流畅,带着一种沉静的韵律。

接下来的会议,高效而深入。屏幕上滚动着复杂的图表:基金规模、资产配置、投资回报率、风险敞口分析。安德森和他的团队汇报时,目光总是不自觉地投向柳氏。这位来自东方的女企业家,没有咄咄逼人的气势,甚至很少打断发言,但她偶尔提出的问题,总是精准地切中要害,直指某个看似微小却可能影响长期稳健性的细节,或是某个投资策略背后的伦理考量是否与基金会的宗旨完全契合。

“关于第三季度对南美某矿业公司的ESG(环境、社会、治理)投资,”柳氏翻过一页报告,指尖点在一行数据上,声音不高,却让室内安静了几分,“报告显示其社区关系改善评分有显著提升。但我们基金会独立调研员在秘鲁阿亚库乔地区的走访报告提到,当地原住民社群对水源污染的担忧并未实质性解决,新的补偿协议存在信息不透明。这两份报告,似乎存在微妙的差异。安德森先生,您团队的‘实质性改善’评估,是否过于依赖了企业提供的第三方认证报告?”

安德森镜片后的眼神闪过一丝不易察觉的惊讶,随即是更深的尊重。他立刻调出更详尽的底层数据和分析模型进行解释,并承诺会要求团队进行二次深度核验。“柳女士的敏锐令人钦佩。保障受益人的真实福祉,始终是我们的第一优先级。这点疏漏,我们会立刻弥补。”

柳氏点点头,没有过多纠缠,但眼神里的压力让在座的信托团队成员都下意识地挺直了背脊。她不再是当年那个在网店差评攻击下需要女儿安慰的母亲,而是执掌着庞大慈善资本、目光如炬的决策者。财富对她而言,早已超越了数字的累积,更是一种责任和实现目标的工具。她深知,在慈善领域,专业的管理、透明的运作和严格的监督,比单纯的慷慨更为重要,也更能持久地惠及需要帮助的人。

会议结束时,窗外的天色已近黄昏。雪停了,城市华灯初上。

“接下来的行程安排?”坐回车内的柳氏,揉了揉眉心,闭目养神片刻后问道。前排的艾米莉立刻递上平板电脑。

“明天上午,与‘妇女手工艺赋能全球网络’(Women’sCraftEmpowermentGlobalwork,W)在日内瓦的负责人会晤,考察她们在非洲东部项目的执行情况简报。下午飞往巴黎,后天出席由法国□□与联合国教科文组织联合举办的‘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与可持续发展’高级别论坛,您作为主旨发言嘉宾之一。之后是肯尼亚内罗毕、柬埔寨暹粒、中国贵州雷山、最后是西藏林芝。”艾米莉语速清晰地汇报。

柳氏睁开眼,看着车窗外流光溢彩却稍显冰冷的街景,轻轻“嗯”了一声。这趟环球之旅,并非富豪的消遣,而是WGF掌舵人的工作常态。她的慈善版图,如同她曾经的商业帝国一样,需要她亲自去看、去听、去感受土壤的温度和人心的脉动。

数日后,非洲肯尼亚,内罗毕基贝拉贫民窟边缘。

尘土飞扬的简陋公路旁,矗立着一座色彩鲜艳、由集装箱改造而成的二层建筑,与周围低矮的铁皮棚屋形成鲜明对比。这里是WGF与当地NGO合作支持的“希望之光”社区中心。中心门口的空地上,几十名不同年龄的妇女正围坐在一起,她们面前堆放着五颜六色的珠子、染色的棕榈叶、打磨光滑的乌木片。

空气中弥漫着泥土、汗水与植物染料混合的气息,还有女人们低低的交谈声和偶尔爆发出的爽朗笑声。柳氏没有坐在临时搭建的主席台上,而是穿着一身便于行动的米白色亚麻裤装,戴着一顶宽檐遮阳帽,直接走进了妇女们中间,在艾米莉和当地项目负责人萨拉的陪同下。

她在一个正在用细铜丝将各色小珠子串成复杂花纹手链的老妇人身边蹲下。老妇人名叫玛利亚,手指粗糙布满皱纹,动作却异常灵巧迅捷。

“真漂亮,”柳氏用英语赞叹,目光专注地看着玛利亚手中的半成品,那繁复而充满生命力的图案让她想起了谢明玉融合古今的艺术作品。她指了指图案中心的一个独特菱形符号,“这个,有特别的含义吗?”

萨拉正要翻译,玛利亚却似乎听懂了柳氏的欣赏,布满皱纹的脸上绽开一个灿烂的笑容,露出所剩无几的牙齿。她用斯瓦希里语夹杂着几个简单的英语单词,激动地比划着:“Maasai…Sun…Life!Good!”(马赛…太阳…生命!好!)

萨拉笑着解释:“她说这是她们马赛族传统的太阳生命符号,象征着力量和保护。柳女士,您看到的这些手工艺品,原料大部分来自本地回收材料或可持续采集的天然物料。WGF提供的启动资金和小额贷款,加上W的设计指导和全球销售渠道,让玛利亚和这里的姐妹们第一次有了稳定且能养活家人的收入。更重要的是,她们找回了自信和尊严。”萨拉指着社区中心墙上贴着的价目表和世界各地买家的感谢留言照片,“看,这条玛利亚做的‘太阳生命’手链,在纽约的精品店能卖到80美元。玛利亚能分到15美元,这足够她支付孙子的学费还有盈余。”

柳氏认真听着,目光扫过妇女们专注而充满希望的脸庞,又落在她们手中诞生的、凝聚着古老智慧与现代审美的手工艺品上。她拿起玛利亚刚刚完成的手链,轻轻摩挲着温润的珠子和微凉的铜丝。这不是施舍,是赋能;不是消费贫困,是挖掘价值。这让她想起了“玉馔阁”最初从家庭小厨房起步,依靠真材实料和独特风味打出口碑的岁月。商业的逻辑与慈善的初心,在此刻奇异地交融。

“非常好,”柳氏对萨拉说,声音不高,却带着力量,“这种模式的核心在于可持续性和对本地文化的尊重与激发。基金会下一步会考虑增加对本地青年设计师的培训投入,让他们能更好地将传统元素转化为国际市场接受的产品。另外,原料供应链的环保认证必须严格把控,这是我们合作的基石。”她的指示清晰而务实,着眼长远。

这时,一个约莫七八岁、穿着洗得发白旧裙子的小女孩怯生生地走过来,手里紧紧攥着一条用彩色废塑料条编织的简易小项链,大眼睛里充满了渴望和一丝胆怯。她似乎鼓足了勇气,把小项链举到柳氏面前,用细弱蚊呐的声音说了句什么。

完结热门小说推荐

最新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