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一笑,姜觅身体一软,差点从柜子上掉下,汗毛迅速地竖起,从胳膊处蔓延至全身,连背脊都在脱力的感觉,承归似感受到她的不安,把手放在她头顶。
“姜觅回来了,姜觅回来了,姜觅回来了。”承归重复三次说道。
他声音平缓低沉,坚定有力,再加上从头顶渗入身体的温暖,她的心跳渐渐平复。
她回神后问:“这又是什么方法?”
承归红着耳垂说:“我不清楚,只是凭着的直觉做了,可能是叫小孩回家的……”
她想起有一种说法是,孩子年幼时魂魄容易丢在外头,睡觉前母亲要从打开门朝着外喊孩子的名字回来,一直喊到孩子身边,摸三下小孩的额头,孩子在夜晚时就能睡整觉。
姜觅的脸莫名发烫,好在正要低下头时,余光里扫到天光正在变化,心思被迅速拉回到正事上,她说:“时间变化好快,夜晚又过去了,我们趁现在!”
她先一步跳下长条桌,放缓动作去开其他柜子,几次都没见到纸笔之类的东西。
“你在找什么?”承归问。
“纸笔,或者其他可以写字的东西。”
姜觅手上的动作不停,不忘回头说出心中的计划,“你还记得那个鱼塘小子吗?他不在这群人里,很有可能是落单的。我们把治病的药方和药名写好,想办法递给他。”
“他会听我们的吗?”
“不知道,反正我做不到眼睁睁看着其他人去死!”
姜觅说着从地上捡了一根树枝,退到没被冻得那么严实的地方,狠狠蹦跶几下,等表面的那一层冰碎掉后,她踢开碎冰,用脚把沙土地面抚平后,简单画出这个村落的布局结构。
画完后,她点点中央靠左的那个方块。
“我们这里漏光,上回在树上看只有这间是半个顶的,我们直接从门边出,包着这些屋子走,去最右边那两间相对能住人的地方,看能不能找到小子。”
说罢,两人猫着身体出来,如最早的猜想一样,找了几间,都没有住人的痕迹,仅堆放着农具杂物。
就在姜觅有些泄气的时候,发现堆了木炭的地方,有几块A4纸大小的木板。
姜觅朝承归点了下头,承归用袖子把木板擦了擦,用炭当作笔开始写字。
两人退出房间,蹲在可能有鱼塘小子的那扇房门边上,深吸一口气后推门。
鱼塘小子确实是在里面,但却不止他一个人,他正把头靠在一个蓄了花白胡须的老人的手臂上睡觉。
老人猛地一睁开眼,姜觅惊得把手按在后腰上的匕首。
老人浑浊的一双眼睛眯了眯,推了推小孩说:“好端端的门怎么开了?”
小孩揉了眼睛起身,姜觅和承归忙侧着身体让出一条路,小孩仍在揉眼睛的手臂竟直接穿过了他们的身体,而后把门关上,不忘推好木制的门闩后,回到老人身边,重新倚靠着他睡觉。
姜觅的心沉了沉,看着承归手上提着的木板说:“怎么办?”
承归没有直接回答,而是问道:“我记得姜二说这里可能是战时的太平山岭,那是什么时间?”
“从我们来的地方算起,是五六十年前。”姜觅回答
“那就是过去,我们很有可能是穿梭在了时间的洪流之中,无法改变既定的事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