闻葭勉强算是后者。
“你说,”闻葭突然开口,目光仍盯着窗外飞逝的树影,"要是今天颗粒无收,国内通稿会怎么写?过气女演员再战国际,铩羽而归?"
于凯晴摇了摇头,直言不讳地:“啧啧啧,还把国内媒体想得这么善良呢?通稿标题起码也是‘闻葭出征戛纳,红毯归来只剩毯’或者什么什么‘红毯战袍值百万,影后陪跑成习惯’,这个够押韵吧?”
闻葭假笑两声:“我跟公司打声招呼,放你去当营销号得了。”
于凯跟她打哈哈,看她一眼,悻悻地抿唇噤声了。
约莫十五分钟后,商务车稳稳停住,司机是意大利人,说了句很简短的话,两个人虽没听懂,但怎么也能猜出来大概是提醒她们到了。
闻葭把披肩脱给于凯晴。
车门外两名身穿黑色西装的意大利男人毕恭毕敬地站着,拉开车门,见她露面,微微颔首向她致意。
其中一位男士伸出宽厚的手掌,闻葭轻捂着胸口弯腰,搭着他手借力。
双脚稳稳落地。
不知人群中谁惊呼了一句意大利语,红毯两处扛着相机的摄影师们纷纷从正拍着的影星身上转头。
先射向闻葭的是他们齐整的视线。
再射向闻葭的是他们肩上扛着的大炮镜头。
最后随之而来的是织网般的闪光灯。
这织网天罗密布,闻葭只得在点位处站定,她抬起手作打招呼的样子,身子小幅度地转动着,确保每个角度都能有最佳呈现,平均地照顾到周边每个摄像头。
待大部分摄影师差不多消停了,她才撩起裙摆,迈着高跟鞋踏进红毯,偶尔走两步,偶尔停下脚步给一旁的摄影师留画面。
“闻葭看这里。”
现场自然有来自国内的摄影师,闻葭便首先照顾到他,有人起了一个好头,随后周围便不断响起夹杂着口音的英语。
她往红毯两侧送去明媚大方的笑。
她眼看着安排给自己的时间差不多了,才迈着步伐向影节宫大门走去。
这届银帆电影节在形式上别出心裁,以镜头取代传统签名墙。闻葭走到镜头前,接过签名笔,抬手在镜头上签下自己的中文名。
*
与此同时,国内霖州市。
漆黑的霖州世纪大桥。
已经是深夜,闻葭高跟鞋刚踏上红毯的时候,这座城市刚被一场倾盆的秋雨席卷完。
空气氤氲,雾气弥漫。
雪亮刺眼的车灯照着湿漉漉的沥青路,仿佛铺了一层银白,绵延不绝。
从桥上远远俯瞰过去,几艘大型游轮浮着,船尾翻涌的白浪裹着灯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