待到秋来八月九,就是秋闱了。
秋闱,也即韩景妍中学时学《范进中举》时“乡试”,录取者便是举人了。因胤朝乡试第一场在八月初九开考,故称秋闱。
说是监考官,其实也算不上,靖王世子苏沂那样的巡绰官才是到时候四处巡查号房里考生有无夹带、作弊的监考者,因为太医院派的人和他们一样,都是不参与阅卷、主考的“帘外官”,所以一同管理。
虽是八月九开考,他们这些帘外官均得八月初七便入考场。
考生们还未到。待他们这些监考员已到齐,贡院使落了锁。即使是监考官,也不可带入只字片纸,防备考生突发疾病的医者们同理。因此这两日十分无聊,除了对着贡院里几株苍翠的古槐发呆,给防火水缸里添水,去贡院最高的明远楼俯瞰整个空荡荡的贡院,就是闲聊了。
胤朝人习以为常的民、军、医、儒、灶、僧、道、匠、贱各户泾渭分明,不可轻易改变职业的户制让韩景妍这个“外来者”很不习惯,不过看似严密的户制下也有一丝“公平”的龙门捷径——
科举。
除了女子和贱藉,胤朝庶民均有机会一跃成为儒户甚至宦户,为官作宰,跻身翰林。
胤朝也对科举十分看重。
初七韩景妍与苏沂他们入贡院的当夜,便要焚香盟誓,誓公正廉明绝无偏私,更无协助舞弊之事。
初八虽未开考,便要求考生入院,搜查有无夹带;同时也监督巡绰官们决不可故意恐吓考生。贡院前的桥也特地起名龙门桥,以取吉祥的意头。
这些工作与她太医院的医女无甚关系,因此盟誓之后她便百无聊赖。
初九,考生们在各个号房里奋笔疾书,韩景妍蹲在贡院水缸旁边晒太阳。苏沂走过贡院一圈后见她还在哪儿蹲着,自己在槐荫下的黄梨木椅上坐了,问她要不要在树荫下坐会儿。
“谢世子殿下。”韩景妍谢过他的好意,不过并未坐下,只是站起活动下蹲麻的腿,继续沐在秋日的阳光下。
穿越前,她过着医院和家两点一线的生活,或许有科研时还要加上实验室三点一线,享受阳光是一件奢侈的事,顺理成章地,她像这个年代所有的办公室工人一样,有着严重的维生素D缺乏。
身处白色巨塔之中,钢铁丛林剥夺了皮肤在紫外线下将7-脱氨胆固醇转化为维生素D3的权利,也让她本就严重的多梦与早醒雪上加霜。
一朝穿越,终于有了可以畅沐在清秋暖煦阳光下的机会,她自然格外珍惜。
“韩医女是有什么心事吗?”苏沂冷不丁点破她自己都未曾察觉的不快。
从考生入场之后,她就一直被一股淡淡的烦躁所笼罩,那股子烦问为一丝愁绪所缠绕,不甚明显,却如梅子黄时雨一般淅淅沥沥敲着心绪。
她自己都说不清道不明的情绪,就这样被他点破。
她觉察到一丝微微的不对劲,他对旁人的情绪十分敏感,或者说……全然不像一个养尊处优,只需别人照顾他心绪的世子,反倒像……
罢了,这位靖王府收养的世子究竟有过怎样的过往都与她无关。他问,她不能不答。若是往日,她会满脸堆笑想一个任何人挑不出错的回答敷衍苏沂,但今天,她真的很不舒服。
“谢世子殿下挂心,下官没什么心事,只是无聊而已。”苏沂看出她不愿说,也不再问,自斟了一杯茶啜饮。
他的听力极好,除却头顶槐叶的沙沙声与远处号房里的书写声,韩景妍踢着小石块儿时的喃喃自语也随风声一起拂过耳畔。
“一个女人也没有……”
韩景妍未意识到自己的碎碎念落入身后那个听力异于常人的世子耳中,即使意识到了她也不会在意。
因为她本就没想掩藏自己的不快。
她本以为自己会适应得自如,就像看一场电视剧、一场电影一样,对没有任何女人的科举习以为常。
但不是这样的。当看到贡院前的龙门桥上如过江之鲫般涌来的老少学子,当听到号房里那些在这个时代仅属于男人的挥毫,无法说清是不甘、愤怒、惆怅还是痛苦的情感攫住了她的心。
苏沂以为她说的“一个女人也没有”是指前天盟誓时的不快:
当时贡院未安排她的住处,其余的帘外官们则觉得男女有别,总不好住在一处,因此该单独给她分出一处,少不得要安排一阵,几个调来巡绰的武官还忍不住说了几句“女人就是麻烦”之类的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