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在道观没有熟人,跑去跟香客打交道,道观里的人不赶我?”孟青解释,“你觉得道教的教义更能支撑纸质明器被世人接受,你就用道教的教义阐述。不过有一点我想纠正你,佛教教化世人放下世俗的欲望,戒贪戒嗔戒痴,有几人能够做到?活着都受不了苦,死了就能?反正这些年我们纸马店的客人多是寺庙的香客,没人说死后要去冥界受罪的。教义是教义,世俗是世俗。只要你能说服世人相信明器通过焚烧送达阴间可变为实物供阴魂使用,道教和佛教的教义经文都能拿来用。”
杜悯垂眸,他思考片刻,脑中的迷雾渐渐散开,是他着相了,信佛的香客积攒功德是为下辈子投个好胎,这不是意味着他们一心追逐肉体和灵魂的自由,而是更能证实这些人是深信人死后能投胎转世。如果死后不能立马投胎呢?阴魂游荡在阴间是想过简朴的日子,还有想要住在豪宅里有仆从伺候?
“我知道该如何丰富策论的内容了,二嫂,我回书院了。”杜悯急切地要离开。
“桃木剑拿走。”孟青提醒他。
“给望舟拿着玩,这是我给他求的。”杜悯撂下一句话,头也不回地跑了。
孟春一直默默旁听,这时才开口说话:“他还挺有心。”
“有心?同是侄子,他宁愿桃木剑搁这儿被我扔了,也没打算带回去送给锦书。”孟青摸下巴,“这算是有心吗?”
“或许他给锦书另外准备的有。”
孟青摇头,“他要是有那个心,早给锦书求护身符了,他又不是今天头一次进寺庙。”
孟春顺着她的话想,杜悯更喜欢望舟?不可能,一个八岁的侄子,一个不足两个月的侄子,论感情也是对大侄子更有感情。
“他可能更亲近你,连带更看重望舟。”孟春笃定地说。
“他亲近望舟,是指望我能待他更好。”孟青下意识想到她手里握的把柄,之前她跟杜悯在船上争执过,他大概明白她不会把凭据给他,僵持下去于他不利,他选择求和。
不过她也不能否定杜悯的这份用心,感情是可以培养的,杜悯待望舟越用心,日后会越有感情。
“这岂不是正合你意,他亲近望舟,以后他就愿意多指点望舟念书。”孟春说。
孟青点头,她把护身符和桃木剑收起来,打算寻个明眼的地方挂着。
姐弟俩继续干活儿,纸马的体壮之态全靠壮膘,骨架是竹,肉膘是草,壮膘是选长短合宜的稻草缠着骨架上。马蹄的形状、马膝骨节的凸起都是用稻草缠绕而成,马腹薄而不瘦、马背壮而不肥、马臀丰盈有力的效果也靠稻草塑造。
壮膘之后,孟青拿钱去丝织行买一匹素白的绢布,绢布裹着稻草缠绕的骨架,束缚住冒头的稻草茬,一匹没有神态的纸马初有雏形。
“我出去买墨锭,你在家看好孩子。”孟青出门时交代孟春。
“我去买吧,你走了他要是饿了怎么办?”孟春说。
“我去,你不知道我想要什么样的墨锭,我很快就回来。”
孟青前脚离开,杜黎后脚就来了,他进门猛地看见杵在院子里的两匹白马还吓了一跳。
孟春也被他吓一跳,他一个晃眼,误以为哪个老农走错门了。
“姐夫,是你啊。”孟春忍不住多看他几眼,洗得泛白的褐黄色裤子上染着鲜亮的紫色印子,湿漉漉的草鞋上残留着没洗尽的泥垢,这是直接从地里过来的?
杜黎冲他笑笑,他递过竹篮,两手被桑果汁染透,十指紫黑紫黑的。
“桑果熟了,我摘两篮子给你们送来尝尝。你姐呢?”
“她去书肆买墨锭了,这两匹纸马要做成黑色,需要用墨水给黄麻纸染色。”孟春接过篮子,他抓一把桑果喂嘴里,含糊不清地说:“桑果真甜,都熟透了,一点都不酸。”
杜黎脸上的笑真切起来,“我一早去地里摘的,可新鲜了。爹娘呢?也不在家?”
“娘在守店,爹去雇人了,放排人运来一批竹龄四年的竹子,爹要雇人把竹子抬回来。”孟春又说。
杜黎一听就知道,他在渡口下船的时候,遇到五个放排人在渡口交税钱,他们运来这批竹子应该就是孟家要的货。
“我去帮忙。”他转身往外走。
“哎!爹去雇人了。姐夫,不用你去,我都没去。”孟春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