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奶奶喜出望外:“回来了,就说你这几天应该会回来一趟。”
林松柏笑着道:“早就想回来了,一时走不开,拖到今天才动身。家里还好吧?”
林奶奶:“家里好着呢,县长开城门投降,没打起来。省城怎么样?”
“最近都在抓地痞流氓,治安比以前好多了。”林松柏问,“二舅妈他们过来干嘛?”
林奶奶笑容顿收,叹着气把刚才的事情说了,忧心忡忡:“可别连累你们。”
连累不连累的,他们着急也没用,林松柏挑着好的说:“都知道我们和他之间隔着爷爷一条命,就算他是汉奸,上面总会酌情考虑。”
林奶奶想想也是。
林松柏的目光落在林桑榆身上,虽然还是瘦瘦小小一个,看着才十岁出头的模样,但是精神气很好。他露出欣慰笑容:“还当娘在信里夸张了,没想到比信里写的还好,看来是真好了。”
“真好了,药已经停了。”林桑榆也在打量他,个子很高,该有一米八,脸庞清瘦,显得五官格外立体,好好打扮下,会是个大帅哥。
说来,林家人的长相都不错,这一家的美人基因大概属于显性基因。
“是药三分毒,不吃也好。以后好好吃饭,你太瘦了,多吃点,把以前亏损的都补回来。”林松柏拨开竹篓最上面那一层野荠菜,掏出一包麦芽糖递给她,“吃完要漱口,牙坏了遭大罪。”
被当小孩的林桑榆有点不好意思地接过,一垂眼看见了竹篓里的东西,大米,挂面、红糖、水果罐头,估摸着他大半工资都花掉了。
林松柏这个长兄,承担起了父职,年少离家打工,工资都用在了家里。
林奶奶嗔怪:“怎么买了这么多?”
林松柏笑容满面:“涨薪水了,加上各种补贴奖金,以后每个月大概能拿四十五万,也就是四十五个大洋。”
“涨这么多!”林奶奶惊讶。
大孙子一开始进药厂是炮药学徒工,一个月八个大洋。后来拜了个师傅学修机器,转成了机修工,工资慢慢涨到三十三个大洋,但东扣点西扣点,到手只剩二十来个大洋,不过他们对外一直说只有十三四个。
“东家跑了,药厂收归国有,新官上任第一把火就是涨薪水,还补贴交通费租房费,再加工龄工资。”林松柏解释,“不仅涨薪水,以后也跟学校似的上六休一,每天只上八个小时的班,超过就算加班,给加班费。”
以前一年到头只有过年才给几天假,一天至少上十二个小时,加班费更别想,不扣钱算好的了。
林奶奶不由道:“怎么就不早点解放呢。”
林桑榆忍俊不禁,屁股决定脑袋,林家有农民有工人,肯定是盼着解放,而这两类人占据了整个社会的九成以上。
“待遇这么好,怕是更不好进了。”林泽兰微微皱眉,“不过还是得试试能不能把桐桐安排进去,要是能把杨杨一块安排了更好。家里还有点积蓄,不够找你表舅他们借点。只要能进去,不愁挣不回来。”
“厂里刚进了一批工人,一半烈士家属一半军人家属。我打听过,近期不会再招工。”林松柏也想到了,奈何僧多粥少,“我会留意其他地方招不招人,不打仗了,世道慢慢好起来,机会也会越来越多。”
弟弟妹妹都没有学医的天赋,接不了娘的班,留在乡下只能种田,太苦。得想办法弄到城里去,最好一家人都进城。
至于最小的妹妹,林松柏面带鼓励地看着林桑榆:“这半年把身体养养好,九月份去上学。以你的基础,上五六年级没问题。”
他们兄妹三个都上过几年学,唯独小妹因为身体不好没能上学,但是家里人有教,学得不错,至少比顽劣的小弟好。
林桑榆笑着点点头,想找到钱多事少不加班的好工作,少不得要上几年学拿个文凭。不过她不打算等到九月,都十五了,这把年纪在小学混一年,有点羞耻。等泥石流过去后,插班六年级。乡下是熟人社会,应该能办成。
“你娘前两天刚提过,”林奶奶信心满满看着林桑榆,“我们家榆钱儿聪明着呢,去上六年级,然后考初中考高中考大学。”
林松柏含笑赞成:“我们三个读书都不行,就指望你了,我们家总要出个文化人。你只管好好上学,家里供得起。”
现在小升初也要考试,能考上初中的人不到三成,高中录取率更低。层层筛选下来,每年考上大学的人只有寥寥几千。
林奶奶这话放现代,相当于我家孩子要考清华北大。
压力给到了林桑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