是的,高娶,而不是门当户对。
高娶才能让他平步青云,门当户对只能互相帮扶。
最后他成功了,如愿娶到了位高权重的沈太傅之女沈安宁。沈太傅也不吝啬对他的帮助,不仅帮他入朝为官,还助他站稳了脚跟。
他的一切都是靠着沈太傅,因此在沈安宁面前便气短了几分,更不敢一成亲就纳妾,让沈安宁伤心难过。
但母亲让他娶表妹不成,就退而求其次让他纳表妹为贵妾,他已经拒绝了母亲一次,也不好再拒绝第二次。再说只是一个贵妾罢了,他对表妹还是有几分情谊的,因此也就答应了。
只不过他也跟母亲说了,他还得仰仗沈家,所以短时间内不好纳妾。
母亲也同意了,但为了让表妹早日进门,她偷偷给沈安宁下了避子药,让她成亲三年无所出,如此便能以子嗣为借口给他纳妾了。就算沈家那边也不能说什么,总不能让怀远侯府后继无人吧。
他发现后也没阻止,睁一只眼闭一只眼任由母亲下药,因为他也不想一直受制于沈家和沈氏。若是沈氏子嗣有碍,沈家和沈氏便会觉得亏欠他,甚至会对他做出补偿。
只是他没想到沈太傅会突然离世,他们母子俩的这些谋划全部没有派上用场。
若只是这样,他也不至于对沈氏下死手,毕竟沈太傅虽然不在了,但他曾经帝师的身份,总归会让皇上对沈家多几分照拂,他这个沈家女婿也能借此得利。
但他意外得知皇上对沈太傅这个帝师不满已久,甚至沈太傅的去世也有他的手笔。
他心中惊骇不已,若真是如此,他不仅借不了沈家的势,还会因为沈家而受到牵连。
后来他暗中调查,发现皇上对沈太傅动手这事虽然不实,但皇上不满沈太傅却是真的,连带着对沈家也不太待见,否则怎会让沈家子弟都去守孝,没有一个被夺情?
等他们守完三年孝后回来,京城中还有他们的位置吗?
这确实不是对待帝师的待遇。
季晟知道这个消息后,心中慌乱了很久,最后下定决心,要跟沈家划清关系,以免被沈太傅连累导致皇帝对他不满。
幸好他跟沈氏没有孩子,只要沈氏去世,那么他跟沈家的联系也就断了。
所以他让府医对沈氏的汤药动了手脚,又怕沈氏死的太快引人怀疑,还特意嘱咐府医让沈氏在半年时间里慢慢死去。
如今一切都按照他的计划发展,沈氏马上就死了,可没想到母亲又打上他正妻之位的主意了。
以他现在的身份地位,哪怕续娶也能娶一个条件不错的世家贵女,更何况他还没孩子,完全可以按头婚的条件来找。
再怎么样也不可能娶陈家女为妻,这不仅对他毫无益处,反而是拖累。
老夫人如何看不出他的想法,只是为了陈家她只能劝道,“此一时彼一时,那时候你为了前途不得不娶了沈氏,只能委屈柔儿做妾。可现在沈氏也不在了,你也不需要强势的妻族了,娶了柔儿不是正好?”
“可是以柔儿的家世,哪怕是做继室也是不够的。如果我真娶了她,不仅没有丝毫助益,还会被人嘲笑脑子不清醒。有了这样的名声,侯府还有什么前途?”
见他不愿,老夫人拿着帕子抹眼泪,一会儿说柔儿从小没爹媚娘很可怜,一会儿又说陈家是她娘家总不能忘本,还说表哥表妹成亲的多了,哪里就那么严重了?
“怎么不严重?”
朝中姻亲关系错综复杂,又讲究门当户对,侯府本来就子嗣不丰,怀远侯府这一代只有他一棵独苗,不娶高门贵女却娶一个落魄的陈家表妹,别人只会以为他满脑子儿女情长,谁还愿意跟他来往?
总不能为了陈家连侯府也不顾了吧?
季晟把这些给老夫人说了,又道,“即便不娶表妹为妻,我也会照顾陈家。且侯府好了,陈家也能跟着受益,若侯府也败落了,陈家又能好到哪去?”
好说歹说总算是打消了老夫人的念头。
老夫人还是有些不甘心,最后又想了个主意,“柔儿可以为妾,但必须让她早日进门,并且让她先生下长子。”
季晟也不想因为这事伤了母子情分,最后同意了,“可以提前进门,但生长子的事只能在嫡妻进门后,不然有了庶长子,哪会有高门贵女愿意嫁进来?”
老夫人也没意见,母子俩终于达成了一致,现在就等安宁去世,把侯夫人的位子空出来了。
季晟从府医那知道安宁还有两个月的寿命,所以并不着急,可老夫人不知道,只以为就这几天的事。
然而她等啊等,又是三天过去,正院里还是没有传出安宁去世的消息。
而被他们惦记的安宁,也在正院里掰着手指头算,今天是五月初五,也是季晟中毒的第七天,今天晚上他便会在睡梦中悄无声息的死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