所以,大山里的特产指的根本就不是野山菌,而是鲜活的少女?
全场观众都有些怔忪,原本窃窃私语的舞台现场,如今一片寂静。
是了,短片一开始就是领导视察,剧情也反复说到今年的贫困认定艰难。村里的混混虽然嚣张,可男主和村民们明明看起来都是帮助少女的,大家齐心协力,又怎么会始终都讨要不到一个公道呢?
除非,这公道,从来就没有。
男主一直说“时候还没到”,根本不是为了伸冤,他是在等少女自杀。
所有人都在等,有人等贫困补助,有人等向上升迁,有人等死无对证……这场死亡,开启了一场众生的狂欢。
如鲠在喉。
回忆的细节越多,这种感受就越明显。
少女那般不自信,那般不敢伸张正义,其实是有原因的吧,或许是村民的指指点点,或许是家人的嫌弃厌恶,或许是早就察觉到了其他人恶毒的想法……不论开始是不是一场局、有多少人参与,到了最后,所有村民都默认,只要逼死这个少女,大家就都有好日子了。
少女的死,村里的每一个人都脱不开干系。或者说,这短片里的每一个人都是凶手,都推动了少女的死亡。
想到观看时他们也同样嘲讽她的懦弱、戏谑她的不聪明,某种意义上,连观众都成了袖手旁观的看客。
大家看到的真相就是真相吗?或许只是别人想让你看见的,或许只是别人手中一场获得好处的表演、一次晋升官阶的砝码。
等回看“除恶”这个主题,辛辣的讽刺感扑面而来。
“恶”除了吗?好像除了,所有的证据都没了,所有人都过上了“幸福”的生活,唯独那个叫婷婷的女孩,永远留在了十八岁。
这幸福,就是恶本身。
————
观众区,那位扮演村长的演员瞪大眼睛,还停在那最后一幕里出不来。他不是第一次看自己演的东西,但这是第一次被自己的表情吓得哆嗦。
太坏了!舍不得杀猪羊,却舍得逼死一个人,猪和羊的价值,竟比一个花季少女更高吗?
他的心怦怦直跳,不只是因为这突然的情节变化,还因为如果按照这个剧情走,他刚刚最后那个笑,是他迄今为止的表演巅峰了。甚至他仔细回想,如今的影坛,唯有几位老戏骨的经典电影画面能达到刚刚那种效果。
而他,只是一个寂寂无名的群演。
另一边,节目组和选手席都鸦雀无声。
他们大部分都是看过彩排的,就算没看过也听说过,清楚苏柒的拍摄内容。如今,画面还是那些画面,只是调整了顺序,本来是积极向上的内容,眨眼间就变了味道。
而这一变,整个片子都不一样了。
因为全员恶人,从头到尾都是一场局。所以那些浮夸的演技,搞笑的穿帮,全都变成了亮点和伏笔。
那群混混看镜头,是因为早就知道会被拍下来;村民偶尔的交头接耳、贼眉鼠眼,是因为本就不是好人;村长夫妇穿帮的新款手机,都是暗喻,所谓的贫困补助,就是个笑话……
连镜头不时地抖动,都像是对荒凉人间的无奈,对暗黑人性的恐惧。
这是巧合吗?还是故意的?
瞧瞧那几个群演,先前恨不得和这部片子撇清关系,但现在哪一个不是眼神明亮、满怀期待?因为按照这个短片如今的节奏,这片子里每个人都演得极好,每一个镜头,每一帧画面,每一句台词,稍一品味,都是意味深长。
特别是那个村长,已经完全看不出表演痕迹了,那个笑能封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