顶点小说网

顶点小说网>我在长安开饭馆(美食) > 陶府半日游(第2页)

陶府半日游(第2页)

带杜昭华去更衣的春桃见她迟迟没有回来,又出去找她了,只是这回来的路上她也没有见到春桃。

她做菜是有多做一点的,多出来那小部份就是她的午食,府上也就不用安排她的午食,也算是变相地提供工作餐。

平安帮她将饭食都放在灶上保温,这会见她回来,忙起身端出来,“郎君,请用膳。”

四菜一汤摆放在一旁的小桌案上,顿时肉香四溢。

平安和另一个丫鬟夏荷都是吃过午食了的,这会闻着浓郁的肉香,都忍不住吞咽了下口水。

虽然每一份量都不多,但是杜昭华一人也是吃不完的,她正想着匀出些来让她们尝尝。

门外传来脚步声,杜昭华以为是春桃回来了,回身看向门口。

徐三郎是想过来看看那油嘴滑舌的郎君,能将腥臊的猪肉做成什么样的美食,然而等他一进门,就闻到了空气中的弥漫的肉香味。

平安和夏荷行礼道:“徐郎君。”这位是陶府的常客,时不时就被请来做菜。

徐三郎的目光逐一扫过桌案上的几道菜,牵起嘴角,“杜郎君果真好手艺,不介意某品尝一二吧。”闻起来是很香,就不知味道如何。

杜昭华微笑道:“请。”她拿出一个碗,每样菜都夹点递给平安,示意她们一起吃,也不管对面的徐三郎,自顾自吃起来。

徐三郎先盛了一碗鲈鱼羹,奶白色的汤底飘着展开后状如蝴蝶般的鱼肉,他啜饮一口鱼羹,汤汁鲜美醇厚,滑嫩细腻的鱼肉无需咀嚼,轻轻一抿,入口即化,鱼肉亦是鲜美甘甜,喝完只觉齿颊留香。

他抬眼细细打量一会杜昭华,京城何时出现了这样好手艺的厨子。

不同于他的细细品味,杜昭华吃饭速度就快多了,眼看着琥珀肉只剩一块,他赶紧夹到自己碗里。

颤巍巍的琥珀肉,入口瘦而不柴,肥而不腻,没有一点猪肉的腥臊味。

在稻米饭上淋上一点浓稠的酱汁,稍微拌一拌,肥肉直接融化在米粒中,他直接用羹勺舀起一勺米饭放进嘴里,油润的肉汁包裹着清香软糯的米饭、醇厚丰腴的琥珀肉,真是丰腴满口,砸巴嘴,令人回味无穷。

杜昭华已经吃得差不多了,正喝着鲈鱼羹,透过碗边瞥了一眼徐三郎,这位是真会吃,汤汁拌饭堪称绝妙搭配。

徐三郎是吃过午食才来的,本来只是想浅尝一下,然后凭借当厨子的十几年经验挑出对方的不足之处,可是,他垂眸看了一眼自己圆润的肚子,好像更圆了。。。。。。

他再抬眼看着桌案上一个个被清空的盘子和碗碟,更沉默了。

徐三郎咳嗽一声道:“早上是某错怪杜郎君了,烹饪猪肉的手艺相当不错,请问杜郎君师承何人?”这样的独门手艺,杜郎君如此年轻总不会是无师自通吧,他当年学厨艺都当了好几年的学徒。

杜昭华暗想,那可就多了,某度、某书以及某音,都是她的‘老师’。

她一本正经道:“某从未拜师,只不过看了一本书,由此得到些启发罢了。”

徐三郎怔了一下,试探性问道;“什么书?”

“《齐民要术》。”

徐三郎有些怀疑自己听错了,可是杜郎君一脸的严肃认真,他不由想,难道是他孤陋寡闻了?《齐民要术》不是农书,而是菜谱?

他还想问些什么,话未出口,庄嬷嬷带着两个丫鬟走了进来,春桃也一并跟在后面。

杜昭华收到了剩余的报酬,比她预想的还要高,足有五十两银子,是陶县公额外给了打赏银,才有这么多。

还真是大户的钱好挣,多来几个这样的,她说不定可以提前置业。

徐三郎看着杜郎君离开的背影,欲言又止,他还有好几个问题想问的。。。。。。

。。。。。。

回到食肆里,白荷娘迫不及待地跟她交代今天的营业情况,收到的银钱也早早整理好了。

杜昭华见她拿着一张纸说个不停,好奇地瞥了一眼,敢情还是加了密的,全是些圈圈叉叉,以及看不懂的符号。

白荷娘察觉到娘子的动作,不由脸一红,她之所以这么急着将收到的银钱转角给娘子,是怕时间一久,她就给忘了。

直到这时,她才懂了识字的重要性。

杜昭华拍了拍她的肩膀,笑着鼓励道:“没有食客说做的菜不好吃,今日之事,小荷做得不错。”这说明白荷娘的出餐很稳定,她余光瞥见元娘期期艾艾地目光,不由好笑,“元娘的厨艺也精进不少。”

元娘闻言矜持地道:“哪里哪里,还远远不上娘子。”

杜昭华暗想,元娘来这没有多久,性子倒是活泼不少,人果然还是得有事做才行,才不会有那么多的时间去胡思乱想。

时间就这样一天又一天过去,天气越来越热,食肆的菜单也要随季节更迭了。

完结热门小说推荐

最新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