崔石头奉师傅之命要带宁玉婵等人去厢房。
正好和厢房的几个客人作伴。
可宁玉婵不想走。
她还想看看崔大夫是怎么给患者开药方的。
不过第一次见面,又有求于人,她不好走太近盯着人家的药方。
“石头大哥,”宁玉婵走到厢房门口,喊住崔石头,“这些病人都要在这里煎药吗?”
崔石头如实回道:“有的用,有的不用。”
宁玉婵表现十分勤快地说:“刚才吃了你很多点心,怪不好意思的,像这种熬药的活,石头大哥交给我就好,我帮你熬。”
还是个勤劳的小师妹。
崔石头高兴极了:“等一会儿大师兄抓好药,我喊你。”
崔大夫坐诊在院里的偏房,售卖给患者的药材全都摆在门面房里。
方便那些不需要看诊只买药的顾客。
崔大夫的大药房是二进院子。
前院很宽敞,除了预留一部分空地给顾客排队,还有一部分晾晒各种草药。
穿过垂花门就是内宅了。
宁玉婵视线所及,只能看到前院和内宅的槅门。
不过内宅有二层小楼,她能看到一部分楼顶。
以前经常和姐姐陪宁老汉出摊,方便的时候没少买话本子看。
书里把富人家形容的金碧辉煌,她每次看作者描写都充满了羡慕。
如今站在崔大夫的大药堂,目之所及,全都是她没见过的富丽,应该就是书里的金碧辉煌了。
霍老二家的房子年月太久,东西角都塌了。
到了雨多的季节,很难不怀疑外边下大雨,屋里下小雨。
如果能复原霍家膏药,赚很多很多银子,那她也能享受到城里的小楼了。
宁玉婵还算克制,所有心事都放心里,不会表露出来。
田凤英和桃花就不一样了。
两人站在厢房门口,田凤英一边吧唧嘴一边感叹:“这崔大夫一天看那么多病人,得赚多少银子,就这一处宅子,寸土寸金的,也得值个千百两吧。”
桃花对金银没概念,“那得赚多久啊,要是大哥在家,让大哥也学,以后开个大药堂,咱们也住大宅子。”
田凤英哼了一声:“你大哥哪是那块料,学会写自己名字就不错了,前两年来信,还是你三叔读的,皱着眉头盯着很久都没认出几个字。
当时我还怀疑你三叔是不是没学好,不识字啊……”
桃花这几天收了霍三叔好几个铜板,下意识的替他说话,“三叔学问很好。”
田凤英忍不住笑,“当然好了,但是我当时怀疑啊,又没中秀才,谁知道是不是大房吹的。”
宁玉婵听着好笑,“后来呢?”
田凤英继续刚才的话题,“后来我和你爹拿着信去找梁秀才,梁秀才也看了半天,不过到底是考中秀才的人,连猜带蒙,还真把长生的一封读出来了。”
宁玉婵:“那你确定是霍大哥的意思吗?”
田凤英忍不住骂道:“我身上掉下的肉还能不知道他想什么,肯定梁秀才没猜错,你说他大字不识几个,花几个铜板找人写多好,非要自己写,惹得全村都笑这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