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是那个燕子,是晏子”李桂香又强调。
她爸:“还不是一样,小燕子穿花衣,年年春天来这里,来这里”还唱起来了。
她妈:“自打你们这个新老师来了,你今个改叫妈,明个改叫爸,自己不叫爹娘不说,还让往们不能说往们,得说我们,今天又要改名,你咋这么多事儿呢,你们这新老师真能作妖。”
李桂香:“不许说我们老师。”
她爸:“别说孩子老师,老师来了后咱们闺女说话都有礼貌了。”
她爸还帮忙挤兑她。
看着闺女不吱声了“行,改名,你想叫啥,你不能也跟人叫晏子吧,李晏子。”
李桂香:“真好听,但我不能跟人叫一样的,我还没想好叫啥,明天我想想,再告诉你们。”
李桂香她爸把闺女哄走了。
她妈田小翠:“这一出一出的,养十个小子都没这一个闺女费事,动不动就生气。”
她爸李长栓:“那能咋整?”
这闺女不就得娇养嘛。
陈晏子吃了黄嘉亮做的饭,大米饭土豆酱。
“真不错,看不出来你厨艺这么好,大厨级别的。”让她吃的高兴了,什么好听的话都能给说出来。
“我跟男知青学的,看他们做的我也做了这个,我要是做粤菜那才叫好吃呢,以后有机会做给你吃。”
“很期待,明天我做饭,有什么忌口的。”
黄嘉亮说自己不挑食,什么都吃。
陈晏子:“你要是能接受,我打算跟老乡换点酱回来。”
黄嘉亮:“酱,东北大酱?”
陈晏子:“其实,嗯,有点复杂,它是东北大酱,但不是大酱。”
很苦恼“大酱主要是豆子做的酱,没那么咸,放不了太长时间,而且我自己觉得味道怪怪的。”
“但是我说的这种酱,通常叫盘酱,有黄豆也有玉米,很咸,能放很久,一年做一次,做起来也很麻烦。”
黄嘉亮:“我可以试试。”
“行,反正我吃,这个酱我得好好打听打听,问问谁家做的好吃。”
终于可以吃到酱了,明年她要自己下酱。
睡觉的时候发现新来的宋向红睡在罗子宜和包雪梅中间,陈晏子的被子向炕头移动了一个位置。
靠窗的炕上并不拥挤,玻璃窗关的严实,但没有窗帘。
第二天,上工。
陈晏子也不得不去,把自己全副武装起来。
长衣长裤,袖口和裤腿用细绳紧紧绑起来,一点缝隙都不留,她怕虫子、牛虻钻进去。
裤腰也用绳子系上,没有腰带,有了也不用,一弯腰硌得慌。
穿了一双长袜子塞在裤腿里。
带上大帽檐的草帽,纱巾遮住半张脸,只把眼睛露出来。
在后脑勺系一扣,在脖子后系一扣。
手上带了一双线织手套。
陈晏子要在大队里打听一下,看谁的手艺好。
她要把衣服和裤子改装成松紧带的,然后缝上一块细细的布条,布条中间固定在袖口,下地的时候绕两圈两头紧紧一绑,更结实。
在生产队领了工具,一把锄头,磨得很锋利。
锄头虽好,干多干少,还得靠自己。
新来的六个知青打散分在三个小队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