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子当然没有二话,“好。”
话说此番大胜,大齐伤亡极为有限,死了八个,伤一百七,其中有三十位重伤员——都是伤口严重感染高烧数日,若是再不退烧就要截肢搏命的这种重伤员。
因为小梅太医与两位医官都拿不住用量,头一次用药姜典则亲至,那么太子自然也跟着去了。
三十个重伤号三分之一已经烧到昏迷,其余二十个烧得有点糊涂但不至于人事不知,太子太子妃相携而来,他们差点激动得滚下病床挣扎着见礼。
太子让侍卫们止住了过于激动的病号们。
而姜典则看过每个伤号的病历和伤口,确定了水杨酸和青霉素的剂量……因为水杨酸刺激肠胃,混到米汤里给病号们灌了下去。
犹有神智的病号青霉素暂且外用,昏迷的那十个则是内服加外用。一天两次,明日再来看看效果。
只说姜典则改进过流程,亲手提取的青霉素还是过于超模,第二天那是个原本昏迷不醒的悉数苏醒,虽然烧还没退,而那二十个存有神智的,五个退烧,十五个转为低烧。
而他们红肿流脓的伤口更是肉眼可见地好转。
这次姜典则和太子再来伤兵营,不仅三十个重伤号直接跪下谢恩,营中值守的医官们也跟着拜倒在地。
因为重伤号们感情过于诚挚再加上病没好脑子不甚好使,谢恩之词五花八门,“愿为太子太子妃效死”这种话都说出来了。
等他们先后抬头,满眼都是崇拜,甚至带了几分狂热,比如重伤号中太子的亲兵,以及小梅太医和一位医官。
此情此景落到有心人眼中可是惊天的大事……当然,惊天的可不是太子妃捣鼓出来的神药。
“太子携太子妃邀买人心”这封密报隔天就送到了元和帝的书案上。
换个皇帝,“太子带兵在外邀买人心”算得上诛心之言,然而在元和帝心里他只有太子一个儿子,再说他今年六十自觉身体硬朗,撑死再活个十来年,太子这个时候不邀买人心难道要等他驾崩之后再来吗?
下一封密报就不一样了,侧重点都在太子妃的神药上。
其实元和帝真正在意的就两件事,其一儿子怒发冲冠,为儿媳妇出气而直取对方大将首级,其二就是儿媳妇弄出来的神药。
晚上,他就将几封密报和谭皇后一起“分享”。
谭皇后匆匆看完,关注点果然不在“邀买人心”上,而是儿媳妇捣鼓出的神药,“这孩子天纵奇才,不仅咱们儿子有福了,新平关官兵们亦是有福了。不过我瞧着这药产量不大高……等两个孩子的折子送过来,郎君你就多多褒奖他们。”
说完见元和帝眼巴巴盯着她,她干脆笑出声来,“你想说咱们儿子冲动让我管一管?你三哥当年对我颇多不敬,你那么多兄弟,怎么就他一个英年早逝了呢?”
元和帝摸了摸鼻子。
“你们父子俩一模一样,谁也别说谁。”谭皇后挽住元和帝的胳膊,“要我说,咱们儿媳妇不比我差。”
想起儿子高烧不退,儿媳妇药到病除一天就救了回来,之后也不见再犯病,元和帝终于点了点头,顺势揽住谭皇后,“他能有我这福分可就太好了。”
密报最先抵京,紧接着就是新平关内外将领官员递上来的奏报,太子妃威名也渐渐在京中传扬开来。
唐诗丽身在宫中消息丝毫不会闭塞,她就算对太子妃姜氏没那么感兴趣,怡嫔也不会让她错过。
她搜肠刮肚想了半天,都不记得姜氏上辈子有什么出挑之举,这一世姜氏又不像是觉醒了宿慧的样子,就算得了机缘感觉也没什么了不起。
不过怡嫔如今问计于她,她不好敷衍,想了想便道,“安国公府中老夫人和夫人据说都让安国公软禁了,那么二人夫人略显疯癫,气急了咒一咒人也是寻常吧。”
怡嫔闻言顿时眼前一亮,“我给你几个人,你去试一试。”
唐诗丽有点后悔,她情愿刚才什么都没说!不过事已至此她只能屈身领命……她得好好想想假死脱身了,也幸好她还有三皇子这条退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