是日,审讯时刻未至,府衙门前已挤满了人。
柳嘉之紧紧牵着听莲的手,云青色襦裙在寒风中微微颤动。
晏井承隔着囚车木栏望向她,手腕的镣铐叮当作响,却仍温和一笑。
“让开!让开!”衙役的呵斥声中,囚车碾过砖地。
柳嘉之松开听莲,踉跄着追了两步,被贾蒲眼疾手快扶住。
她望着晏井承挺直的脊背没入朱漆大门,耳边忽然炸开此起彼伏的呼喊。
转角处,卖菜的陈老汉领着数百百姓涌来。
*
府衙门槛前,柳嘉之接过书生递来的联名状,指腹抚过密密麻麻的手印。有的沾着泥污,有的混着菜汁,甚至还有几十个歪斜的孩童掌印。
她猛地抬头望向眼前乌泱泱的人群,泪水顺着脸颊滑落,哽咽着屈膝福身:“多谢…多谢各位乡亲!我何德何能,竟劳大家如此…”
百姓们轰然齐声:“柳姑娘莫要多礼!这是益州城百姓欠你和晏公子的,咱们不会再被奸人利用第二次,这次我们只要公道!”
声浪冲天而起,惊飞了梁上乌鸦。
柳嘉之尚未直起身,忽听得府衙内传来惊堂木重响。人群霎时屏息,只余粗重的喘息声混着锁链拖拽的脆响。
府衙大门缓缓洞开,衙役们鱼贯而出,数百双眼睛如炬,逼得他们举着水火棍的手都微微发颤。
*
“升——堂——!”
声喝穿透耳膜,柳嘉之攥紧联名状就要往里进,却被一书生拦住。
少年书生清瘦的脸上泛着激动的潮红:“柳姑娘,待我等在外击鼓鸣冤!”话音未落,陈老汉已抡起扁担,重重砸向鸣冤鼓。
“咚——咚——”
沉闷的鼓点震得人胸腔发麻,紧接着,不知谁带头喊了声“冤枉”,整条长街瞬间沸腾。
府衙内,晏井承跪于青砖之上。主审官蒋堂身着朱色官袍,腰间荔枝纹銙片在走动时轻撞出脆响。
“堂下犯人,可知罪?”
喝问声未落,堂外骤然响起排山倒海般的“无罪”,震得梁上悬挂的铜鉴微微晃动。
*
晏井承抬眼望向堂外,那小女子的小小身影。
柳嘉之攥着联名状被数百百姓簇拥,单薄的脊背却挺得笔直,像极了初见那日,立在州江楼下的倔强模样。
对上她关切的眼神时,他喉头发紧。原来这看似柔弱的女子,竟有如此本事,能让整条街的百姓为他奔走,能将满城人心化作利刃,劈开这方困他的牢笼。
蒋堂的惊堂木重重拍下,衙役扯开嗓子高喊:
“肃静——”
可堂外此起彼伏的申冤声依旧震天响,震得他耳中轰鸣。
他的目光牢牢锁在那个被阳光镀上金边的身影上,竟一刻不想离开。
*
蒋堂的眉峰蹙成利刃:“本官再问一遍——堂下犯人,可知罪?”
晏井承喉结滚动,却仍望着堂外。他忽然笑出声,笑声惊得衙役扬起水火棍,却被蒋堂抬手制止。
“大人问你话!”一旁师爷尖着嗓子催促。
晏井承这才收回目光,跪直身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