她环视众人:“但朝会礼仪的精简、请安折的减少,却是必要的。”
几位大臣交换眼神,知道皇帝已经让步,若再反对,便是顽固不化。
最终,沈氏代表众人躬身道:“臣等遵旨。”
次日,圣旨下达:
“奉天承运皇帝,诏曰:”
“朕念朝会议政,贵在实效,而奏章批阅,务求迅捷。今敕令:”
“朝会礼仪删繁就简,保留初入、议事、退朝三节,余者从略;”
“诸司请安、例行奏报,非紧急者,每旬末日汇呈,朕一并批答。”
“各部呈递奏章,须先经堂官审阅,紧要者速呈,琐事勿滥。钦此。”
诏令一出,朝野震动。
年轻官员大多支持,认为早该改革;而守旧派则私下议论,担心朝廷威仪受损。
有沉不住气的年轻官员已在偷偷议论:“大善!早该废了那些虚礼。”
却被老学士瞪得缩回脖子。
朝中不免有反对之声,然而此次改革,已然经相关的几位重臣表态,其门下亲信自然也得了消息。
因此未引起上次般声量的反对,经历了一些波澜,仍是较为顺利地通过了。
退朝后,沈大人和郑大人并肩走出宫门。
“陛下锐意革新,不知是福是祸啊。”郑氏低声叹道。
沈氏却捋须微笑:“陛下年轻,自有他的考量,吾等老臣尽力辅佐便是。”
“且观后效吧。”
几日后,养心殿御书房,仅仅刚到申时,奏折已下去大半。
往常这个时候,她还在批复繁杂无用的请安折子。
江书鸿的嘴角满意地扬了起来。
她摊开那道亲自拟写的圣旨,那些“删减礼仪”“整顿奏折”的墨字像无数挣扎的蚯蚓,正竭力松动板结的土壤。
她知道,这仅仅只是开始。
……
点上烛火不久,江书鸿注意到今日敬事房的小太监没有来。
原来已到了七月十五,今晚是按例去皇后宫里的日子。
“摆驾吧。”
此时江书鸿已少了初做皇帝时的小心翼翼,唯恐相熟的人看出她是个冒牌货。
如今她甚至有些期待,沈皇后在萧景明面前,又会是一个怎样的女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