顶点小说网

顶点小说网>为变法,我视死如归 > 第244章 王家一门双圣(第1页)

第244章 王家一门双圣(第1页)

明明还不到三十岁的王小仙,一回来,整个京城,乃至整个大宋都开始抖三抖,三司拆四相的计划虽然是他单独向赵顼汇报的,也还没有来得及整理成奏疏写上详细计划。

但这消息当天晚上就在重臣和消息灵通的大臣中。。。

夜雨如针,刺破幽燕大地的沉寂。辽南京城外一座废弃的烽燧下,半截焦黑的竹筒被雨水冲刷出泥土,露出内壁刻痕??“三月二十,太原东南六十里,石桥峪”。字迹虽残,却与吕嘉问此前密信中所记路线完全吻合。风卷残灰,那句“东风已至”终究未能传入南院大王之手,但其意早已随北雁南飞,渗入宋辽边境每一寸土地。

王小仙返京后第七日,火器监正式挂牌于汴梁西郊旧军械库。他并未亲往主持典礼,而是连夜召见霹雳营统领李承恩与工部匠首张九章,于密室中摊开《火器图谱》副本。烛光摇曳,映照着图上“震天炮”的庞然轮廓。

“此物一旦现世,必成天下公敌。”王小仙指尖轻抚图纸边缘,“然若藏而不发,又恐养虎为患。我思之再三,决定分三处秘密铸造:兰州主造炮身,用精铜混锡,分段锻接;登州负责火药配制,以硝石为主,加槐汁、黄蜡固结防潮;太原则研制定时引信,务必做到燃放可控、方位可调。”

张九章颤声问:“相公真要动用此器?”

王小仙闭目良久,低声道:“非我要用,是天下逼我不得不备。吕惠卿勾结外敌,辽人觊觎中原已久。今日截获三百车火药原料,明日便可有三千车。若不立威于外,何以安内?你们记住,‘震天炮’不是杀人之器,而是止战之盾。它存在的意义,不在轰鸣,而在威慑。”

二人领命而去。当夜,三匹快马自汴京分驰西北、山东、河东,携带着加盖虎符的密令与火漆封印的技术图纸。与此同时,王小仙提笔修书两封:一封致赵顼,详陈设立火器监的战略考量,并请旨拨款十万贯用于工匠安置与材料采买;另一封则直送泉州太守苏轼,请其严查海路往来商船,凡载有硫磺、硝石者,无论国籍,一律扣押审查,同时联络高丽、日本商人,暗中购入海外优质硝石,以防辽国封锁北方矿源。

四月中旬,黄河水势渐退,漕运恢复。然而南北交通尚未完全畅通之际,京东路突发民变。原是盐枭余党趁乱起事,打着“替天行道,均贫富”旗号,在徐州一带劫掠官仓、焚毁市易司分局。更有流言四起,称王小仙私吞朝廷拨款,在西北囤积火药意图谋反。一时间,汴京士林哗然,太学诸生联名上书,要求彻查火器监经费去向。

王小仙闻讯冷笑:“这是吕惠卿倒台前布下的最后棋子??纵不能杀我,也要乱我民心。”他即刻下令宋玉组织“清源会”,召集江南儒士百人,编写《新政实录》,逐条解释市易法、青苗法、保甲法如何惠及百姓,并附各地赋税减免、粮价下降、学堂兴建的具体数据。又命人在汴京、洛阳、扬州等地设“讲法台”,每日由通晓律令的幕僚登台宣讲,邀请乡绅耆老作证,当场答疑解惑。

更出人意料的是,他亲自撰写了《告天下读书人书》,文中直言:“诸君忧国之心可敬,然切莫因疑而废实。昔孔子曰‘君子不器’,今吾辈推行新法,亦非为争权夺利,实乃救时弊、苏民困之举。若有不服者,请赴兰州火器研究院观我匠人日夜劳作之状,或随商队走一趟西北屯田,看那昔日荒漠如何变为沃野千里。”

此文刊印万册,沿驿道广为散发。不出十日,舆情逆转。许多原本持观望态度的士人纷纷表态支持,连一向保守的司马光也私下对门生叹道:“王小仙虽手段凌厉,然其所行之事,确有利社稷。若无此人统筹调度,白糖何以入寻常灶台?烈酒何以暖边关将士?”

五月上旬,第一批由浙东渔船转运的精糖三千斤、高度酒五百坛终于抵达登州。李承恩亲自押运,经陆路疾驰入京。赵顼命礼部官员在朱雀门外举行受贡仪式,当众开启一坛“甘露酒”,香气弥漫半城。皇帝亲酌一杯祭天,再饮一杯慰劳群臣,笑道:“此酒清冽如泉,入口似火,正如王卿为人??外柔内刚,烈而不暴。”

宴罢,赵顼单独召见王小仙,屏退左右,低声问道:“近日辽使频频催促朕惩办‘代州袭击案’凶手,甚至扬言若不赔款,便要陈兵白沟。卿以为,当如何应对?”

王小仙从容答:“陛下明鉴,辽人所谓‘袭击’,实为其走私火药败露后的反咬一口。彼知我已掌握吕惠卿通敌证据,不敢公然开战,故以外交施压,试探虚实。此时若软弱退让,只会助长其贪欲;若强硬回绝,又恐激其孤注一掷。”

他取出一幅绢帛地图,铺于御案:“臣建议双管齐下。其一,命河北转运使公开招募民夫修筑塘泺??即在雄州至霸州一线挖掘深渠,引河水成泽,既可阻骑兵南下,又能灌溉农田,名为‘水利工程’,实为军事防御。其二,请陛下遣使回辽,言辞谦和,表示愿派专使赴南京谈判赔偿事宜,但须辽方先交出所有涉案人员名单及货物清单。拖延时日,待我震天炮试射成功,自有雷霆手段震慑豺狼。”

赵顼抚掌称善,当即准奏。

六月初一,兰州传来捷报:第一尊“震天炮”完成组装,试射成功。炮弹升空百丈,在预定高度炸裂,十六枚子雷四散飞溅,覆盖范围达六十步,方圆百米内草木尽焚。参与试验的吐蕃工匠跪地叩首,惊呼“天神降罚”。

王小仙接到密报后,未显喜色,反而长叹一声:“自此以后,天下再无宁日矣。”他随即下令将该炮深埋地下,仅留图纸与配方由亲卫携往汴京。同时传令各州县加快“火眼哨楼”建设??即在战略要地修建三层高塔,底层储粮储水,中层驻兵轮值,顶层设铜镜反射阳光传递信号,形成贯穿东西的预警网络。

七月酷暑,河北旱情初现。庄稼枯萎,米价飞涨。就在此时,吕惠卿旧部悄然散布谣言:“朝廷将征调民夫北上伐辽,每人需自备干粮三月。”一时人心惶惶,流民开始向河南、山西逃亡。

王小仙果断启动“活民计划”:开放京师常平仓,每日限量粜米五千石,价格压至市价七成;派遣医官队巡行灾区,施药防疫;更令人震惊的是,他下令将库存的高度酒稀释十倍,制成“药露汤”,免费发放给灾民饮用,既能杀菌止泻,又能提振精神。

此举引来不少非议,有御史弹劾他“挥霍国储,沽名钓誉”。王小仙只淡然回应:“饥民腹中无食,心中无望,比盗贼更可怕。一碗药汤或许不能救命,但能让百姓知道,朝廷没有忘记他们。”

八月十五中秋夜,汴京万家灯火。赵顼登上宣德楼赏月,忽见西北方向一道赤光划破夜空,紧接着一声闷雷般的巨响自远处传来,久久回荡于山野之间。侍卫惊慌失措,王小仙却神色平静,低声道:“是兰州那边……他们在试射第二尊震天炮。”

完结热门小说推荐

最新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