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朝的法制,见剑如见君。
诸臣不敢迟疑,陆续跪下去,山呼万岁。
如此,大定。
阖宫上下,一应换上白纱黑蒙,举国哀悼。
山峦之巅,眺远宫门,钟声遥遥,聆之庄重而悠远,是新帝君临了天下,众生跪拜尘埃。
拟立谥号时,昭帝,德帝,安帝……群臣又是争论不休。
封旭提笔沾墨,却是久久落不下笔去,啪哒一声,白纸上绽开了墨花。随侍一旁的安泰忙给换上新纸,轻声道:“王爷……”
这一声好像让封旭如梦初醒,落下笔去,“逢帝”。
他记得,香墨说过,那样聪慧绝伦的人,不过是生不逢时。
就当圆了那人最后的梦境。
人去空流水,花飞半掩门。
陈瑞在春天时被传召回了东都,拜谒新皇。
暖流拂面,夹杂着仿佛有花香,陈瑞不禁想,东都的桃花杏花必定绚烂漫了。
封旭虽没有亲自来迎,但还是派遣文武百官出城五里相迎,已是新帝登基以来前所未有的礼遇和恩典,净水泼洒的道路在两边盘金的龙旗,点睛色是空样的蔚蓝。封旭亲自到大陈宫的朝阳门外迎接陈瑞,春日下连绵的明黄色琉璃瓦,在褚色的宫墙上飞跃延伸。从远而近,延展到高大的朱红,城楼上飘着仍旧是色蓝睛的龙旗。
陈瑞想,已经这么迫不及待了吗?
摄政王虽未登位,但已住进了钦勤殿。倒是正经的子其渊,只随着晋封至太妃的生母,住在偏殿。
当年极尽宏丽工巧的的陈宫并未改变什么,可那种欢愉奢靡如蓬硕大毒艳的食人花的气息,却不见了。陈瑞细细看时在,铺砌的云母、凉波银与销金玉等种种宝饰,都已撤去了。仿佛原本的奢华被付之一炬,在焦土上生出的一座新城。气象恢宏壮丽,然而陈瑞还是忍不住思念起那海蜃楼台般的靡丽。
当夜,便大设酒宴,盏盏霓灯,一派丝竹奏乐,歌舞升平的风光。是新皇登基以来,勤俭到了几乎严苛地步的摄政王,第一次奢华。
被封旭紧紧拉拢住的杜钧梁,一直在陈瑞的耳边称赞着摄政王的贤德。陈瑞端着酒盅,薄薄的青酒在盅内打着转,几丝烟雾飘忽过眼眸。
毫无目的地望着,也同杜钧梁谈上两句,清清淡淡,态度俨然。
一句也没有问起杜江的死因。
仿佛看出了陈瑞风尘仆仆的疲倦,封旭亲自引着陈瑞进烟波碧水阁。
春日的烟波碧水阁,面临的玉湖荷花刚刚打了苞,春末的风,慵懒惯,有一下没一下地吹着,荷叶摇曳,沙沙沙沙,成了大片大片的翠涛。虽未来得及绽放,但泊泊淌出芳香却将殿内荡涤干净。
陈瑞惶恐揖礼道:“太僭越了,王爷。臣还是住在贤良祠好,十数年来,已经习惯了。”
封旭上前搀住他,笑得极为温和:“你对本王好比恩师,没有那么多法。”
语气柔软,极白皙的肤色在灯光下浮起一层浅绯,挑起的眼幽蓝好似海水,幽幽的一层光,仿佛将当年所有的事都化为玉帛的模样。
陈瑞心里却不禁一寒。
烟波碧水阁的床,茵绣锦褥太过柔软,也太过寒凉,陈瑞辗转反侧,时至午夜方迷迷蒙蒙睡下,却突地听到阵歌声。
……绿水本无忧……
陈瑞心中巨震,披衣下床,将对着玉湖的窗打门,外面的风不大,从这里望出去整个湖泊闪着深夜寂静的星光,哀婉的歌声仿若无眠的春蝉,在夜色中纺起纱,垂下细微的呻吟。
……因风皱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