顶点小说网

顶点小说网>魏晋不服周 > 第193章 天下熙熙皆为利来(第2页)

第193章 天下熙熙皆为利来(第2页)

袁熙伏地叩首,泣不成声。

******

自此,袁熙居于建康西巷一陋宅,闭门谢客,专事修律。李知微奉调入京为副手,陈阿六亦被征为“民间咨议”,每月赴京陈述地方实情。三人昼则共议条文,夜则校订案例,历时八月,终成《江左基层治理律》十二卷,涵盖土地分配、劳动组织、教育医疗、司法监察、灾害应对五大体系,附录三十六个典型判例,皆以莲塘里为蓝本。

其中最为核心者,乃“五权分置”之制:

一曰**生产权**??凡垦荒者,三年内免税,其产出归己,仅须按比例存入公共粮仓以备灾荒;

二曰**评议权**??每百户设“村民议堂”,推选代表五人,参与屯务决策,否决不合理摊派;

三曰**监督权**??设立“匿名投箱”与“巡回察吏”,百姓可直诉贪腐,御史团有权罢免基层官吏;

四曰**发展权**??儿童满六岁必须入学,女子亦可入读;每村至少配一名医师、一名工匠、一名教员;

五曰**迁徙权**??流民定居满半年,即可登记户籍,享有同等权利,不得驱逐或歧视。

此律成书之日,王衍强撑病体亲览全文,抚卷长叹:“昔商鞅变法,靠的是刑威;今日吾辈立制,靠的是人心。若此法行于天下,则乱世可止,文明可续。”

遂下诏:“自永康八年始,《江左基层治理律》在全国推行,凡郡县长官,不通此律者不得任职。另设‘惠民考绩院’,专司考核民生实效,取代旧日清谈取士之弊。”

诏书颁布当日,建康万人空巷。百姓争相传抄律文,张贴于市井坊间。有老儒痛哭流涕:“百年来,朝廷终于有了为民而立的法!”

******

然而,风暴总在黎明前最黑暗时降临。

右贤王密使再度南下,带来噩耗:慕容?联合段部鲜卑南侵,攻陷邺城,屠戮汉民三千;同时,石勒自关中抽身,遣大将夔安率骑兵两万渡河南下,直逼洛阳。赵固虽奋力抵抗,然兵力分散,难以兼顾。

更要命的是,部分推行新政的屯堡竟遭内部叛乱??一些旧豪强借机煽动愚民,称“官府收田夺牛,要改天换地”,鼓噪百姓焚毁工分册、驱逐文官。更有江东世家子弟暗中资助叛军,意图阻挠王衍集权。

朝中顿时分裂。谢鲲主张全面撤回江北文官,收缩防线;顾荣则力主增兵镇压叛乱,巩固新政成果。争论不休之际,王衍溘然长逝,年仅四十九。

噩耗传出,举国哀恸。灵柩停于太极殿七日,百姓自发焚香祭奠,连北方胡人使者亦落泪而去。临终前,王衍留下最后一道手谕:“袁熙继掌尚书左丞,总领新政;虞预辅之;军务暂归赵固节制,待嗣君裁定。”

袁熙披麻戴孝,跪灵前宣誓:“先公以文明为刃,我不敢弃寸土之心。”

******

新帝年幼,政由台阁。袁熙遂肩挑重任,日夜操劳。

他一面下令赵固坚壁清野,放弃空城,集中兵力保卫核心屯区;一面派遣三百名“律讲师”北上,深入村镇宣讲《治理律》,并公开审理豪强勾结外敌案,斩首示众者十七人,震慑四方。

与此同时,他推动“全民识字运动”,在全国设立“夜读堂”,无论男女老少,皆可免费学习基础文字与算术。李知微被任命为“教化总监”,亲自编写《百姓识字课本》,以白话讲解律法条文,图文并茂,妇孺皆懂。

更令人震撼之举,是袁熙奏请设立“民诉庭”??凡百姓控告官吏不法者,可直达京师,由御史团直审,无需层层上报。首案即审理扬州某县令克扣赈粮案,证据确凿后,袁熙当众宣布:“此人虽为世家出身,曾任清谈名士,然害民如盗贼,今革职查办,流放交州。”

朝野哗然。有贵族怒斥:“此举将使士族颜面扫地!”袁熙冷笑回应:“士族若不能为民服务,不如早归田亩。”

******

春三月,战局逆转。

由于江北新政深得民心,许多被占屯堡百姓暗中协助赵固军队,传递情报、破坏敌军粮道。夔安部队因无法就地补给,又遭瘟疫流行(孙思邈提前部署防疫措施),被迫北撤。慕容?见势不利,亦退回辽东。

完结热门小说推荐

最新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