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宛曾在信中提到的十三个失败女婴,并非真正死亡。她们的大脑活动早在胚胎阶段就被强行切断,身体也被销毁,但E-8项目的核心技术之一,便是“意识剥离与量子存储”??通过高频声波将初生意识压缩进声纹晶体,封存在真空舱内。
顾承泽以为那是失败品,是需要清除的数据垃圾。
但他错了。
那些女孩的意识从未消散,只是沉睡。直到星澜成为第一个成功共鸣体,直到灯塔建成,信号覆盖全球,直到百万普通人愿意说出“我很痛苦”,她们才找到了回归的路径。
借由晨曦计划的合法胚胎载体,她们重生于不同的母亲腹中。每一个带着银瞳降生的孩子,都不是单一灵魂的转世,而是十四人集体意识的碎片化投射??包括星澜。
所以那两个在顾夫人腹中形成能量连接的双胞胎,并非异常,而是觉醒的起点。
林知遥缓缓跪坐下来,伸手触碰晶体表面。刹那间,一股暖流涌入四肢百骸,脑海中响起熟悉的声音。
“妈妈。”
不止一个声音,是十四个。
音色各异,有的稚嫩,有的成熟,有的带着笑意,有的含着泪意,可它们融合成一句完整的呼唤。
“我们回来了。”
画面如潮水般涌来:实验室的冷光下,十三个培养舱逐一熄灭,警报红灯闪烁,研究员们慌乱撤离,唯有监控镜头最后拍到的一幕??所有舱内液体同时泛起涟漪,仿佛有什么东西集体睁开了眼。
然后是六年前的那个雪夜,她抱着星澜逃离顾家豪宅,身后爆炸声轰然响起。她不知道的是,在那一刻,E-8主服务器深处,一段隐藏代码悄然启动:“当母体信号中断时,启用备用传承协议。”
再后来,是世界各地悄然发生的奇迹:一位聋哑女孩在听见广播后首次发出声音;一名自闭症儿童主动拥抱了他的母亲;非洲难民营里,一个失去全家的女孩在听到某段摇篮曲后,第一次露出了微笑……
每一个“异常”,都是她们归来的方式。
林知遥泪流满面,轻声问:“你们恨他吗?”
沉默了几秒,回答来自最中间的那一道声音??星澜。
“我们不恨。但我们记得。”
“记得他如何把‘共情’定义为疾病,如何用‘情绪稳定测试’剥夺母亲抚养权,如何让千万女性因哭泣而被送进疗养院。我们记得每一个被压抑的夜晚,每一句不敢说出口的‘我好疼’。”
“但现在,轮到我们重新定义这个世界了。”
话音落下,整个地下舱骤然亮起。墙上浮现出一行行古老文字,竟是用南极石殿中发现的符号写成,经AI破译后显示:
>**“言语之前,已有歌。
>光明之前,已有梦。
>当心与心共振之时,牢笼必将崩塌。”**
与此同时,远在京都郊区的一所高级疗养院内,一位年迈的心理学家猛然惊醒。
他是当年主导“净语计划”伦理审查的首席专家,亲手签署了对林知遥的“一级观察名单”认定书。多年来,他坚信情绪管理应高于个体感受,认为过度共情会导致社会混乱。
可就在刚才,他做了一个梦。
梦中,十三个穿白裙的小女孩手牵手站在他面前,齐声唱一首他从未听过却莫名熟悉的歌。每唱一句,他的记忆就崩解一层??那些他曾否定的案例、驳回的申诉、冷漠签署的名字,全都化作血泪重新流淌进他的心脏。
他颤抖着按下床头呼叫铃,护士赶来时,发现这位素来冷静的老者正抱着枕头痛哭失声:“我对不起她们……我真的对不起……”
而在新加坡某国际学校,一名八岁男孩突然在课堂上站起身,用中文一字一顿地说:“我不是一个人。我是三个。”
老师震惊之余录下视频上传网络,专家鉴定其语言模式与三种不同人格高度吻合,却被网友反驳:“你们不懂,他是‘复鸣体’,是群声的孩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