顶点小说网

顶点小说网>穿越大明,我要逆天改命 > 第2424章(第1页)

第2424章(第1页)

第2424章

朱兴明此举,看似放权,实则是要以舆论为镜,整肃吏治,通达下情。

“拟旨!”朱兴明不再给反对者机会,“即日起,鼓励民间士绅、商贾、学子,依法创办报纸,广开言路,以通民情,以正视听!具体章程,由礼部、刑部会同内阁,详细拟定,颁行天下!”

这道旨意,如同在平静的湖面投下了一块巨石。

朝堂之上,争议难免,但在皇帝的强力推动下,政策还是迅速落地。

几乎与此同时,另一道关乎文化传播基础的旨意也颁布了。

“民间造纸,历朝皆有,然多规模狭小,工艺陈旧。今鼓励民间广设纸坊,改良技艺,朝廷予以税赋减免,其优者,可由官府采买。务使纸张易得,价廉物美,以利文教传播!”

这道鼓励民间造纸的政令,与放开报禁相辅相成。一时间,原本只是家庭作坊式的造纸业,迎来了蓬勃发展的春天。

商人们看到了巨大的利润空间,纷纷投资建厂。京城周边、江南水乡,大大小小的造纸坊如雨后春笋般建立起来。他们竞相改进技术,利用破布、树皮、竹麻等原料,生产出更多、更便宜、质量更好的纸张。

纸张,这个曾经在一定程度上被世家大族和官府垄断的“奢侈品”,开始真正走入寻常百姓家,为知识的普及奠定了物质基础。

政策的连锁效应很快显现。

就在圣旨颁布后不到三个月,京城第一家真正意义上的民办报纸——《京华新报》创刊了!

创办人是几位致仕的翰林和颇有声望的乡绅。报纸采用廉价的竹纸印刷,内容除了转载官方的政令摘要,更多的是市井新闻、物价行情、各地风物、甚至还有一些针砭时弊的短评文章。

虽然文笔尚显稚嫩,内容也难免粗疏,但一上市,便因其新鲜、贴近生活而引起了轰动,很快销售一空。

紧接着,《商贾旬报》、《文苑录》、《市井谈》等各种定位不同的民办报纸相继出现,形成了百花初放的态势。

报纸的出现,极大地改变了信息传播的速度和广度。某个官员的不法行为,可能很快就会被某份小报披露,引来舆论哗然;

朝廷的一项惠民政策,也能通过报纸迅速传遍大街小巷。官员们确实感受到了前所未有的压力,行事不得不更加谨慎规矩。

权力,第一次被置于大众目光的审视之下。

然而,朱兴明看得更远。

报纸是载体,文化是内容。若广大百姓仍是目不识丁,再多的报纸,再便宜的白纸,对他们而言也与废纸无异。

普及教育,开启民智,才是根本。

完结热门小说推荐

最新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