它打开的不仅是情感共振的大门,更是人类长久以来对“表达”的恐惧与羞怯。多少人一生未曾对亲人说“我爱你”,多少夫妻相顾无言只剩冷漠,多少孩子躲在角落默默承受委屈……而此刻,在这远离文明喧嚣的小岛上,一句简单的哼唱,竟成了最深的告解与救赎。
她悄悄退出人群,走到灯塔下拨通了一个尘封已久的号码。
电话响了七声才被接起。
“喂?”一道低沉男声传来,带着浓重倦意。
“是我。”苏念说,“你还记得二十年前,在H实验室地下三层,你说过一句话吗?”
对方沉默片刻,“哪一句?”
“你说:‘如果有一天,人类终于学会用心说话,而不是用嘴争吵,也许我们就配得上被称为智慧生命。’”
许久了,对方没有回答。只有呼吸声透过线路传来,沉重而真实。
终于,他开口:“我以为那只是个梦。”
“不是。”苏念望向海滩上跳跃的火光,“它正在发生。而且……是从一个孩子开始的。”
又是一阵静默。然后,她听见纸张翻动的声音,接着是一句极轻的话:“让我看看数据。”
“不行。”苏念摇头,“这不是你能分析的东西。你得亲自来。”
“我不能。”男人苦笑,“我现在连出门都需要批准。”
“那就逃。”她说,“像当年你偷偷修改实验参数那样,再任性一次。这个世界需要你看见它现在的样子。”
电话那头长久无言。末了,只有一句呢喃般的回应:“或许……我真的该醒来了。”
通话结束。苏念收起终端,发现小满不知何时已来到身边,仰头望着她。
“他是谁呀?”女孩问。
“一个曾经相信奇迹的人。”苏念摸了摸她的头,“后来他以为自己失败了,所以躲了起来。但现在,我想他会回来。”
“那我们要等他吗?”
“不用。”苏念微笑,“只要我们一直唱下去,他就一定能听见。”
***
与此同时,北欧地下基地内,警报再度响起。
监测数据显示,许乐真的生命体征出现了持续性波动,不再是偶然的跳动,而是形成了稳定的节律曲线。更令人震惊的是,这种节律与全球情感共振网络的核心频率完全同步。
老科学家颤抖着调出历史档案,对比二十年前的原始脑波记录??惊人地一致。
“他在回应……”他喃喃自语,“他在回应那首歌。”
他立即启动紧急复苏程序,同时向国际医学联盟发出最高级别申请:“请允许我们尝试唤醒许教授。这不是为了科学,而是为了人类本身。”
几乎在同一时刻,东京的上班族收到了一条陌生短信,来自父亲生前使用的号码:
>“谢谢你记得我的口哨。我一直都在听。”
他瘫坐在地,泪水汹涌而出。他知道,这不可能是技术故障或恶作剧。因为那条信息发送的时间,正是他昨晚哼唱《雏鸣》的那一刻。
而在南极科考站,冰层深处的传感器捕捉到一种前所未有的现象:原本死寂万年的远古冰芯中,竟检测到了微弱的生物电信号活动。专家初步判断,这些信号并非来自现存生物,而是某种休眠状态下的神经残留反应??它们正随着《雏鸣》的传播周期规律性激活。
“就像……集体记忆的回响。”首席研究员在日志中写道,“也许,早在人类诞生之前,大地就已经学会了倾听。”
***
一个月后,南海小岛正式更名为“鸣心岛”。
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将其列为全球首个“情感生态保护区”,禁止任何商业开发与军事干预。岛上设立了一座开放式纪念馆,陈列着H实验室遗留的部分设备、林晚的手稿复印件、以及来自世界各地民众寄来的信件??每一封都写着同一句话的不同版本:“我听见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