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赤壁》上映十天,票房卡在了两亿的关口上,急的吴宇森心里突突的。
上映四天,票房破亿,上映十一天,距离两亿竟然还差了些距离。
吴宇森被泼了一盆冷水。
之前吹的牛,此刻都狠狠的给他扇了几巴掌。
让吴宇森内心冰冷无比,脸色更是铁青。
别说曹忠的成绩,尾气都他妈看不到了,三亿都已经算是顶天的成绩。
虽然独占了七八月档期,但《赤壁上》根本没能打出来《南京照相馆》和《我的失格女儿》的票房曲线,
一家独大,虽然使这部电影的口碑在网友当中遭到了最大程度的宣传,但却起了反效果,
突如其来的舆论风暴,形成了打击,甚至形成了泛文化娱乐事件。
热度虽高,却是毁誉参半,口碑不一。
完全吸引不了人进入影院观影,
甚至引发嘲讽,从台词上的攻击,很快上升到了对演员本身的攻击,
什么“我需要保持冷静”,“萌萌站起来”,“欲望使人年轻”,“你多吃一碗,去东吴的路很远”,“天下兴亡,匹女有责!”“现在好好读书,将来才能吃上饭啊!”之类的台词,席卷了全网。
范兵兵看着赵遮天因为这部戏被黑,看到林之灵因为这部戏再度被翻出来一马踏破世界波的故事,笑得不行。
几次三番给曹忠写三国诗,发短信,
“遥想公瑾当年,
冰冰出门鸟,
过江找操。”
行为很过分,曹忠不得不严肃声明,他叫曹忠,不叫曹操。
他不想听泉鉴宝了。
拒绝了范兵兵的456,曹忠则是时刻监督着《我们生活在南京》的特效工作,每日都有长达五个小时以上的沟通,强调特效。
对于现代背景下的素材,曹忠则是已经开始剪辑了。
同时,曹忠还在为《我们生活在南京》的配乐下了功夫,不但请了舒楠,以及《英雄》当年的作曲家谭盾,还约好了好莱坞配乐大师汉斯季默在两个月之后的时间前来华夏。
到时候特效都做完了,粗剪也差不多,更方便汉斯季默进行编曲工作。
曹忠知道这人,其音乐风格以宏大叙事和戏剧性见长,水平很高,《狮子王》,《盗梦空间》,《星际穿越》,《敦刻尔克》等电影的配乐都出自他手。
上映次周,《赤壁上》票房潜力明显耗尽。
剧情和台词上太多漏洞,中影下场引导,企图挽回败局,但是神仙难救。
韩三品几次三番想给曹忠打电话,让曹忠说些好话,
因为鲁川的事情,最终这个电话也没打过来。
韩三品也是要面子的。
他也隐隐有所感觉,《赤壁上》花大力气,也是白费力气。
当初希望曹忠拍摄历史大片的时候,他就猜到了《赤壁》的可能情况了。
只可惜,他本想在奥运之前借助历史大片这种宏大叙事,唤一下民族自信,最终失败,
今年的“三国热”理想,也宣告崩溃。
韩三品只是催促了下曹忠尽快完成《大唐漠北的最后一次转账》的剧本立项,
好让他来给曹忠建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