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气越来越暖和。
不知不觉,时间已经来到了五月份。
这一年会发生了很多事情。
比如,我国成功进行首次地下核试验,标志着核武器研发取得突破性进展。
四九城地铁通车。我国首条城市地。。。
火车一路向北,穿行在银白大地上,铁轨与雪野交织成一片寂静的画卷。何雨柱靠窗而坐,手中捧着一本《行政管理基础》,字句清晰,心却早已飞回四合院的烟火人间。他翻了一页书,指尖轻压纸面,力道恰到好处,连折角都整齐如裁??这是“力量掌控”带来的细腻感知,如今他连写字都能控制笔尖的深浅。
车厢里人不多,几个干部模样的中年人低声交谈着政策与指标,偶尔瞥一眼这个穿着朴素、神情沉静的年轻人。他们不知道,眼前这位看似普通的厨师,正是今年全市唯一由基层推荐、未经考试直接入选培训班的“特殊人才”。
列车抵达市党校站时,天色微亮。寒风卷着残雪扑打站台,一名戴眼镜的年轻干事举着写有“何雨柱”三字的牌子站在出口。见他下车,立刻迎上:“您是何同志?我是组织部小李,负责接待。”
“麻烦你了。”何雨柱笑了笑,行李不多,只一个帆布包,背在肩上毫不费力。
小李一边领路,一边偷偷打量他。资料上说这人原是食堂大师傅,可言行举止哪像个厨子?走路稳如松,眼神清明似湖,说话不急不躁,偏偏让人不敢轻视。
“何同志,这次培训共三十人,都是各单位精挑细选的骨干。课程安排很紧,上午理论课,下午案例研讨,晚上还有自学任务。不过……”小李顿了顿,“听说您没读过大学?”
“初中毕业。”何雨柱坦然道,“但我不怕学,只怕不用心。”
小李一怔,随即肃然起敬。
宿舍是两人间,整洁朴素。同屋是个钢厂技术员,姓王,戴副厚镜片,一看就是书呆子型。两人寒暄几句,王技术员忍不住问:“你是怎么被推荐上来的?咱们这批人里,最差也是高中学历,还有好几个大学生呢。”
“厂长说我‘群众基础好’。”何雨柱淡淡一笑,“而且,我能让全院三十多口人吃得满意、住得和睦。”
王技术员愣了愣,竟说不出反驳的话。
开班仪式在礼堂举行。台上坐着市委副书记、组织部长、教育局长等一众领导。主持人宣读名单时,念到“何雨柱”三个字,台下不少人侧目??这个名字太陌生了。
副书记讲话强调:“这次培训,不是镀金,是淬火。我们要培养的是能扎根基层、解决问题、带领群众前进的实干型干部!”
掌声雷动。
第一节课是《马克思主义哲学原理》,教授讲得深入浅出,何雨柱听得专注。他不再像从前那样一听理论就犯困,反而越听越觉通透。那些曾经模糊的概念??矛盾、实践、阶级意识,在他脑海中逐渐串联成网。
午休时间,学员们三三两两聚在一起聊天。有人聊背景,有人攀关系,也有人打听谁认识哪个领导。
“哎,你们知道吗?冶金局老张的儿子也在这个班。”一人压低声音,“据说他已经内定要进机关了。”
“那咱们这些人,不就是陪跑?”
议论声中,何雨柱默默吃完饭盒里的饭菜,起身去图书馆。
他在书架间穿梭,最终抽出一本《基层治理中的群众动员机制》。刚坐下翻开,身后传来一声轻笑:“哟,这么用功?还以为你只会炒菜呢。”
回头一看,竟是许大茂的远房表弟??许志明,现在在商业局工作,也算个小干部。此人一向依附许家,在厂里没少给何雨柱使绊子。
“你在这儿?”何雨柱眉头微挑。
“我不能来?”许志明冷笑,“别以为你进了培训班就能翻身。许大茂的事还没完,上面有人盯着你呢。闫埠贵退赃的事,也被翻出来了,说你是搞‘宗派斗争’,排除异己。”
何雨柱合上书,静静看着他:“那你来这儿,就是为了传话?”
“我只是提醒你,别太得意。”许志明冷哼一声,“有些人,表面风光,其实脚下全是空心砖,一推就倒。”
何雨柱忽然笑了:“你知道为什么我能站在这里,而许大茂进了拘留所?因为他总以为别人怕他,而我,只让该怕的人怕我。”
许志明脸色一变,还想说什么,却被旁边走来的教务主任打断:“许同志,请注意场合。这里是学习班,不是拉帮结派的地方。”
他悻悻离去。
当晚,何雨柱写下第一篇学习笔记:
【今日所思】
权力不是职位赋予的,而是人心堆积的。许大茂有权时,人人避之不及;我无职时,全院愿随我议事。差别不在章印,而在信与不信之间。若将来掌权,必以公心立威,不以私利结党。
三天后,第一次小组讨论,主题是“如何处理邻里纠纷”。其他组都在谈调解流程、法律依据,唯独何雨柱讲起了四合院的“议事厅”模式。
“我们不靠居委会下命令,也不等派出所来抓人。谁有问题,大家坐下来评理。受害者说话,旁观者表态,最后投票决定处理方式。账目公开,过程透明,人心服了,事就平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