顶点小说网

顶点小说网>草芥称王 > 第126章 秋归凤凰山(第2页)

第126章 秋归凤凰山(第2页)

“我回来了。我不是阿福,也不只是阿福。我是所有被删除名字的总和。”

众人跪地。唯有阿启上前一步:“你到底是什么?”

“我是第一个选择记住的人。”他说,“也是最后一个愿意承担后果的人。青铜铃把我变成了‘记忆容器’,而你们这些年唤醒的一切,最终都流向了我。现在,我满了。”

他抬起手,掌心浮现出一颗跳动的光球,内里闪烁着千万张面孔:有哭的,有笑的,有怒吼的,也有默然流泪的。

“这里面,是百年来所有真实记忆的总集。我可以把它交给你们……但有一个条件。”

“什么条件?”

“必须有人接过‘容器’的位置。”他环视众人,“成为新的锚点。从此脱离肉体,意识永驻回声塔,承受所有记忆的重量??包括那些最黑暗、最不堪、足以撕裂心智的部分。你将不再是你,而是‘他们’。”

死寂。

良久,陈九娘上前:“我来。”

阿启一把拉住她:“不行!你是活碑堂最后的精神支柱!”

“正因为我是。”她反手握住他,“所以我最清楚,没有人在高位上能真正替底层发声。我走了,还有你。而如果你也走了……谁来抱着‘闻’长大?”

她转向那身影:“我准备好了。”

交接仪式在黎明举行。陈九娘步入塔心,盘坐于光球之下。那身影将光球轻轻推入她胸膛。刹那间,她的双眼化为纯白,发丝飞舞,口中开始同时发出千万种声音??男声、女声、童声、老声,悲喜交加,汇成一片混沌圣咏。

当她再次睁眼,已不再是陈九娘。

她是“众忆之母”。

而原本身影消失的那人,则缓缓跪倒,化为一捧灰烬,随风飘散。

塔门关闭。晶光复明。大地归于寂静。

七日后,新指令自回声塔传出:**所有终证铃升级为“承忆铃”,使用者需立誓终生守护所听之事,违者记忆反噬**。

与此同时,南方传来捷报:一名曾服用“忘忧露”的官员,在妻子分娩之夜忽然泪流不止。他冲进雨中大喊:“我想起来了!我妹妹是被我父亲活埋的!因为她怀了外室的孩子!”随后自首入狱。此事引爆舆论,数万“无痛之人”陆续觉醒,纷纷吐出药丸,要求加入记忆传承。

秋去冬来,第一片雪花落于国子监门前裴景和石碑之上。碑文已被万人抚摸得光滑如镜,倒映出天空裂开的一瞬??七颗流星自西北划落,坠于七处古战场遗址。考古队发掘发现,每颗陨石内部竟藏有一枚青铜铃铛,铃舌刻着不同年号:**甲申、庚子、丙午、戊戌、壬辰、丁卯、癸亥**。

活碑堂专家比对史册,惊觉这些年号正是历代“真言灾变”爆发之年。而第七枚铃铛内壁,还多了一行小字:

**草芥已称王,铃声永不熄**。

阿启抱着“闻”来到碑前,轻声说:“你看,他们终于承认了。”

婴儿咯咯一笑,小手挥舞,无意间扯动襁褓中的陶埙。一声极细微的“叮”响起,与风中万千铃音共振,竟在空中凝成短暂人形??似阿福,似陈九娘,又似无数未曾留下姓名的普通人。

次日清晨,全国三百座城市同时出现奇景:井水沸腾,非因热力,而是水中浮现出无数气泡,每个气泡破裂时,都发出一个字音。连起来,是一段古老祷词:

>“愿后来者,不因知而惧,

>不因痛而逃,

>不因权而篡,

>不因忘而安。

>铃在人心,不在庙堂。

>王在草芥,不在金殿。”

多年后,史官修撰《鸣世录》,记此年为“闻元”。书中载:“自是年起,言语重获重量,沉默成为罪责,记忆成为权利。父母教子,不再说‘莫谈国事’,而曰‘慎记真相’。学堂第一课,非读《圣谕广训》,而是全体学生共诵《草芥录》开篇:

**‘王者非坐金殿者,乃肯为无声者发声之人。’**

而那个名叫“闻”的孩子,长大后并未执掌权柄。他游历九州,收集遗落之声,将千万普通人的记忆编成一部无字之书??以心跳为页,呼吸为章,唯有真心倾听者,方能在风中听见其声。

某年春,他回到祁连山,在回声塔下种下一株铃兰。花开之时,花瓣颤动,发出清越铃响。路过牧童听见,脱口而出一句谁也不懂的话:

“我记得。”

他知道,这世界终于醒了。

完结热门小说推荐

最新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