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村今年也通电了。
可我爸说,电是‘国家给的’,不是我们挣来的。
他宁愿用柴火,也不愿交电费。”
阿依古丽蹲下来,平视她的眼睛。
“你知道输电线是怎么架起来的吗?”
女孩摇头。
“是一根杆子接着一根杆子,一个人传给另一个人。
挖坑、立杆、拉线,每一步都有人摔过跤、受过伤、流过血。
你父亲用柴火,是因为他不知道背后有多少人在为他扛电线杆。
你要做的,不是说服他用电,而是告诉他:他是这条线路的最后一环,是终点,也是起点。”
女孩睁大眼睛,似懂非懂地点了点头。
当晚,阿依古丽接到巴彦电话。
声音沙哑,带着高原反应的喘息。
“阿依,秦岭北麓发现野生大熊猫活动迹象,‘森林神经网络’捕捉到了它的足压信号。
更关键的是……我们通过震动模式分析,确认它带着幼崽。”
她猛地站起:“母子平安?”
“目前稳定。
但我们调整了附近三个微电网的运行节奏,避免夜间强光惊扰它们。
另外,我把一段红外影像传给你。”
视频打开:月光下,一只成年大熊猫缓慢穿过林间小路,身后跟着一只毛茸茸的幼崽,步履蹒跚。
它们走过的地方,地面微微震颤,而远处一座不起眼的小型光伏电站,自动调暗了照明亮度,只留下最低限度的安全警示灯闪烁。
“每一盏灯都知道什么时候该闭嘴。”
巴彦说。
她久久无言。
第二天清晨,她驱车前往川西高原,参加一个偏远村落的并网仪式。
车子驶过盘山公路,窗外云海翻腾。
途中经过一处塌方路段,一群村民正自发清理碎石。
看到她的车队,有人认出了她,挥起手来。
“是送光的人!”
孩子们追着车跑,喊着她的名字。
一位老奶奶拄着拐杖站在路边,双手合十,像是在祈祷。
她让司机停下,下车走去。
“奶奶,您这是……”
老人不懂汉语,只会说几句藏语。
随行翻译低声解释:“她说,她梦见菩萨骑着闪电来到村里,醒来就听说今天要通电。”
阿依古丽鼻子一酸。
她握住老人的手,轻轻点头。
村庄不大,三十多户人家。
仪式很简单:村长按下启动按钮,变压器嗡鸣响起,家家户户的灯同时亮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