顶点小说网

顶点小说网>农家娘子改造日记 > 第三十四章(第2页)

第三十四章(第2页)

去了灯笼铺上工时,钱画匠并未在最里头的屋子,而是将桌椅工具都摆在了围院露天里。

钱画匠也不在屋里,而是站在桌前与扎灯笼的李家两兄弟说话。

院场地里摆着四个巨大的莲花灯。

与平日里做的灯笼不一样,这些莲花灯彩足有一人半高。

底部三层,中间有花托,最上头的主体莲瓣巨大,每一瓣都足有三个手掌宽。而灯面比平日里用的糊纸更轻盈细薄,还未上灯油就已经感觉透光性极强,还不知上了灯油是如何壮观,与平日里用的材料比,看着就不是一个层次的。

钱画匠的桌上已经摆满了颜料块,以及各类用来贴面的金箔、绢花、以及珍珠粉,还有几块价值不菲的红绿石等等。

见她来,李氏兄弟就停了话,让钱画匠有事去扎灯笼屋里找。

这几日王掌柜让兄弟俩赶着多做点小莲花灯,这东西只需要粗略的细竹篾做骨架,糊染过色的草麻纸就行,浴佛节白日里开法会,夜里会有许多民众买来放河灯,需求量极大。

虽然三个才算一文的工钱,但现在早稻种好了,家里没什么活,有一文算一文,谁也不嫌钱多。

钱画匠点点头,没一句多余的,转头给朱颜分配了活。

钱画匠负责主要的脉络勾勒,朱颜负责罩染颜色,最后钱画匠再增添莲蓬蜻蜓等细节。

绘制工作完毕后,两人一同贴缀金箔绢花等,再各上三层桐油和三层蜂蜡,就算大功告成。

说起来简易,做起来可就是几日的活。

光是罩染,就得重复上色四五次,否则颜色不够深,看上去就不够鲜亮,再上了桐油和蜂蜡更是没得看了。

钱画匠和朱颜忙活起来,忙到连午饭也没人去前头提,王掌柜得闲了发现没人吃饭,就送了进来。

本来她对朱颜自己接活的行为有些看法,当下看她如此卖力,那点子不快也就烟消云散了。

“先吃饭吧。”她冲两人招呼。

洗洗手,朱颜草草吃了饭,也没歇口气,继续下午的活。

钱画匠原本还打算歇一会,看她这样,也不好自己一人去坐着,于是重新拿了笔。

日头西斜,四座莲花灯彩已经有了雏形。

防止夜里下雨,李氏兄弟也来帮忙,往底下垫木脚,上头搭油布,上下都能防患未然。

等到朱颜同王掌柜那儿招呼一声走出外头到巷子口时,后头却有人叫住她。

“朱娘子,等一等。”李二郎几步上来。

朱颜就问:“有什么事?”

李二郎有些不好意思,吞吞吐吐半晌也没说出口。

朱颜看他不说,就道:“要不明日再说?”她还赶着回去做活呢。

李二郎就直言:“我有个亲戚在城里支了个窄铺做生意,因着手面小,定制不起好的,索性让我用竹篾做了个招幌。只是一时没找到合适的画匠,不知朱娘子能不能接这个活?”

其实不是找不到,而是给的价太低了。

大铺子的画匠动辄三四百文,还得自己买材料,加上近来浴佛节生意都好,无论谁也一概涨价,更加做不起。

他这个表婶在城里住,卖面的生意从挑担子做起,现在好不容易盘下个铺子,还不想一文钱没挣就先给出去几百文,因此让他到处打听哪里有价格低一些的画匠。

前几日他偶然听王掌柜说起朱颜的事,得知她接夏衙内的活也才几百文。说着无意听者有心,就起了心思,今日寻得机会拦住了她。

见找她是为了生意,朱颜态度就缓和了一些、耐心了一些。

想了想,简单问了李二郎的要求,“是什么店?只是幌布,还是要写字加画?”

她也经常抬头看两边店铺的招幌,大多都是青蓝的幌布帘儿,店面阔的,譬如药铺、酒楼等还会加纱面的灯笼招幌。

若是大些的铺子,还会置办栀子灯在门口揽客,就算是夜里看着也格外醒目亮堂。

李二郎见有戏,忙答:“我三堂婶这个铺子是通宵的买卖,白日里也开门。因此要做一面青蓝布的,还要外加一盏招幌灯,两样都无需加画,只需写字就成。”

朱颜算了算,并未说工钱,先应了这件事,“同在乔家铺子里干活,就算我帮你这个忙罢了。”

好在买了自用的笔,否则这个活还不一定能接。

李二郎听了哪有不愿意的,连连点头。

完结热门小说推荐

最新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