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车驶回医馆时,夕阳将天空染成温暖的橘红色,医馆门口的灯笼早已亮起,昏黄的灯光映照出春桃和苏大夫焦急等待的身影。林薇刚下车,春桃便快步迎上,接过她手中的医箱,急切地问道:“林薇姐,今天入宫复诊顺利吗?贤妃娘娘的病情有好转吗?你……你决定继续入宫了吗?”
林薇微笑着点头,走进医馆前厅,坐在靠窗的椅子上。苏大夫随后跟进,眼中充满期待地看着她。“今天入宫非常顺利,贤妃娘娘的病情明显好转,脉象比昨天平稳了许多。”林薇首先回答了关于病情的问题,接着语气坚定地继续道,“经过今天的深思熟虑,再结合萧公子的建议,我决定继续入宫为贤妃娘娘复诊,直到她完全康复。”
春桃听后,脸上露出担忧之色:“林薇姐,你真的决定了?宫里情况复杂,那些御医又对你有成见,万一他们暗中使绊子,怎么办?”
“我明白宫中既有风险,也蕴含机遇,”林薇注视着春桃,语气坚定地说,“萧公子已经为我细致分析过,只要我在宫中言行谨慎,专心致志于诊病,不涉足任何纷争,就能规避大部分风险。此外,入宫还能让我有机会参阅太医院的珍贵医书,进一步提升自己的医术,这对我个人、对医馆乃至未来的患者,都是一大益处。我不能因畏惧风险,而放弃这个自我提升、造福更多人的良机。”
苏大夫微微颔首,赞同地说:“林大夫所言极是,医者之路本就荆棘密布,岂能因些许风险而退缩。况且有萧公子鼎力相助,又有贤妃娘娘的深厚信任,只要你准备充分,必能在宫中顺利完成诊病重任。不过,在你入宫期间,医馆的日常事务还需妥善安排,以防出现紊乱。”
“这恰是我接下来要与大家商讨的,”林薇接着说道,“萧公子建议我尽快培养医馆的学徒,使他们能够独当一面,这样即便我身在宫中,也能安心医馆的运转。我考虑从明日开始,重点培养阿牛、小翠和阿杰这三个学徒,他们不仅天赋异禀,且做事勤勉负责,只要悉心教导,很快便能胜任诊病、熬药等各项工作。”
春桃坚定地点了点头:“我同意!阿牛他们三个确实潜力十足,这段时间学习也格外努力,只是实践经验尚缺。在你入宫期间,我会多加引导,带他们处理医馆的日常事务,助其尽快成长。此外,医馆的账目管理和药材采购,我将继续负责,确保万无一失。”
苏大夫也接过话茬:“在你入宫期间,我会多留在医馆,悉心指导学徒们学习医术,并处理一些疑难病症。若遇到难以解决的问题,我会及时派人通知你,或寻求萧公子的协助。你尽可放心,有我和春桃在,医馆定能井然有序地运转。”
见春桃和苏大夫不仅支持自己的决定,还主动分担医馆重任,林薇心中涌起一股暖流:“多谢你们的支持与担当,有你们在,我便可安心入宫。接下来的几天,我会整理自己的诊疗经验和常用药方,编撰成一本手册,供你们和学徒们参考。同时,我会安排时间,带领学徒们进行更多的实践操作,让他们尽快掌握诊病、施针、熬药等各项流程。”
接下来的几天,林薇开始忙碌地为入宫做准备。白天,她除了为患者诊病,还会抽出时间,系统地整理自己的诊疗经验和常用药方,详细记录每种病症的诊断方法、治疗方案及注意事项,并附上一些常见的误诊案例,以提醒学徒们注意。
晚上,她则带领阿牛、小翠和阿杰三位学徒,进行实践操作训练。从基础的诊脉、识别草药,到简单的施针、熬药,林薇都亲自示范,耐心纠正他们的错误动作,解答他们的疑问。
“诊脉时,手指要轻柔地搭在患者的手腕上,避免用力过猛,”林薇握着阿牛的手,放在脉枕上,“仔细感受脉搏的频率、强弱和节律,比如浮脉轻按即可感知,沉脉则需重按才能感知,务必仔细区分,切勿混淆。”
阿牛专注地感受着脉象,不时地点头:“林大夫,我似乎感受到了,这个脉象较为平缓有力,应该是正常的脉象吧?”
“没错,”林薇微笑着点头,“你进步很快,只要继续努力,很快就能独立为患者诊脉了。”
在指导小翠熬药时,林薇详细讲解了每种药材的熬制方法和时间:“像当归、黄芪这类根茎类药材,需要先浸泡半个时辰,再用文火熬煮一个时辰,这样才能充分发挥药效;而金银花、菊花这类花叶类药材,只需在出锅前一刻钟放入即可,煮得时间过长,药效会流失。”
小翠认真地记录着笔记,不时提出问题:“林大夫,如果患者的体质不同,药材的用量需要调整吗?比如老人和小孩,用量是否要比成年人少一些?”
“你这个问题问得很到位,”林薇赞许地说道,“不同体质的患者,药材的用量确实需要有所调整。老人和小孩由于体质较弱,用量通常是成年人的三分之二;而孕妇和经期女性,则应避免使用活血化瘀的药材,比如红花、桃仁等。这些细节至关重要,务必牢记,不容有误。”
除了悉心培养学徒,林薇还利用闲暇时间,认真研读萧景琰赠予她的那本手抄小册子,熟悉宫廷中的各项忌讳及应对策略。她甚至向张嬷嬷请教了许多宫廷礼仪的细节,例如如何向不同等级的嫔妃和官员行礼,在不同场合应说何种话语,应着何种服饰等,以确保自己在宫中不会因失礼而招致麻烦。
萧景琰也时常到医馆探望林薇,了解她的准备进展,并带来了一些新的宫廷动态:“我听说,近期皇后娘娘身体欠佳,太医院的御医们仍在商讨治疗方案。你入宫后,若遇到与皇后娘娘相关的事务,尽量回避,不要牵涉其中,毕竟皇后娘娘身边的人关系错综复杂,极易引发是非。”
“我明白了,”林薇轻轻点头,将萧景琰的叮嘱铭记于心,“我会专心致志地为贤妃娘娘诊治,不涉足任何其他事务,也不会随意接触皇后娘娘身边的人。”
萧景琰望着林薇专注的神情,心中涌起一股欣慰:“你准备得非常充分,我相信你一定能在宫中顺利完成诊治任务。对了,我还为你准备了一枚令牌,你随身携带,若在宫中遇到紧急情况,可以凭此令牌联系我的人,他们会立刻前来协助你。”
林薇接过令牌,只见这枚令牌由纯金打造,上面刻着一个“萧”字,小巧却精致。她紧紧握住令牌,心中充满暖意:“多谢你,萧公子,你总是为我考虑得如此周全。有了这枚令牌,我在宫中也能更加安心。”
“不用谢,”萧景琰微笑着说道,“你是我在乎的人,我不希望看到你遭遇任何危险。明日你将正式开始每日入宫复诊,晚上务必早点休息,养足精神,切勿过于劳累。”
林薇轻轻点头,目送萧景琰离去后,便回到药房,继续整理诊疗手册。直到深夜,医馆的灯光依然明亮,林薇端坐在案前,仔细审视手册上的每一个细节,确保没有任何重要信息的遗漏。
次日清晨,天色微亮,林薇便早早起床。她换上一袭素雅的淡蓝色襦裙,将萧景琰赠予的银质香囊佩戴在腰间,令牌则放入贴身的口袋,又细致地检查了一遍医箱,确认里面的诊疗器具一应俱全。
春桃和学徒们早已在医馆门口等候,阿牛走上前,郑重地说道:“林大夫,您安心入宫吧,我们一定会刻苦学习医术,认真处理医馆事务,绝不会让您失望!”
“我相信你们,”林薇目光温和地看向阿牛和其他学徒,眼中满含期待,“等我自宫中归来,希望能见到你们的成长与进步。”
这时,宫中的马车已抵达医馆门前。林薇与春桃、苏大夫及学徒们一一告别后,提着医箱,从容地登上马车。马车缓缓驶离医馆,林薇轻撩车帘,见春桃和学徒们仍站在门口挥手送别,心中涌起一股暖意。
她放下车帘,深吸一口气,目光坚定地望向前方。她深知,入宫的旅程将充满挑战,但无论是心态调整、风险应对,还是医馆事务的安排,她都已准备妥当。她坚信,在萧景琰的鼎力支持与自身不懈努力下,定能顺利完成宫中的诊病任务,提升医术,为更多患者带来健康与希望。
马车行驶了半个时辰,终于抵达皇宫。林薇依照手册指引,从容应对侍卫的盘查,恭敬地向宫中太监和宫女行礼,举止得体,毫无失仪。
来到长乐宫,贤妃娘娘的精神较昨日更为焕发。见林薇到来,她笑容满面地说道:“林大夫,你来了!昨日按你开的食补方子进食后,本宫胃口大好,今日特意让厨房多备了些菜肴,你也留下来一同用膳吧?”
“多谢娘娘恩典,”林薇恭敬地行礼,“只是民女还需为娘娘诊脉,查看病情恢复情况,待诊脉结束后,再陪娘娘用膳也不迟。”
林薇为贤妃娘娘诊脉后,脸上露出欣慰的笑容:“娘娘的脉象较昨日更为平稳,气血也明显充沛了许多。照此恢复速度,不久便能彻底康复。今日我再为娘娘调整药方,减少疏肝理气的药材用量,增加一些滋补气血的药材,以助娘娘更好地恢复身体。”
贤妃娘娘点点头,眼中满是信任:“好,就依林大夫所言。你不仅医术精湛,且心思细腻,有你在,本宫甚是安心。对了,太医院的藏书楼,你可曾去过?有没有找到你想看的医书?”
“昨日已去过,”林薇答道,“太医院的医书确实丰富,我找到了几本关于妇科病症和传染病诊治的医书,收获颇丰。多谢娘娘恩典,让我有机会借阅这些珍贵的医书。”
“不用谢,”贤妃娘娘面带微笑地说道,“只要你能够精进医术,更好地为百姓诊治疾病,本宫便心满意足了。待你为本宫诊病结束后,若得空闲,不妨多去藏书楼浏览一番,太医院的院判已有所交代,他们会全力配合你的。”
林薇心中涌动着感激之情,连忙致谢。她深知,有贤妃娘娘的信赖与扶持,有萧景琰的协助,再加上自己充分的准备,必定能在宫中顺利完成诊病重任,实现医者之志。她凝视着贤妃娘娘,内心愈发坚定了自己的信念——无论宫中遭遇何种挑战,都要坚守医者本心,专注于诊治,不负身边人的信赖与支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