顶点小说网

顶点小说网>盛唐医缘:穿越女医的锦绣情路 > 为嫔妃诊病巧妙应对宫廷试探(第1页)

为嫔妃诊病巧妙应对宫廷试探(第1页)

第二日清晨,宫车如约停在仁心堂门前。林薇身着淡蓝色襦裙,将萧景琰所赠的令牌贴身藏好,手提医箱步上马车。与昨日的紧张相比,今日的她显得更加从容——昨日的入宫经历使她对宫廷规矩有了初步了解,也让她明白,唯有保持冷静、专注医术,才能在错综复杂的宫廷环境中立足。

马车行至朱雀门,林薇意外发现,今日在此等候的并非昨日的李公公,而是一位面生的年轻太监。他身着青色宫服,神色傲慢。“你就是仁心堂的林薇?”太监上下打量着林薇,语气中带着几分轻蔑,“咱家是皇后娘娘宫中的近侍,今日李公公另有差事,由咱家领你去长乐宫。”

林薇心中一动,皇后娘娘的近侍突然前来引路,显然并非偶然。她不动声色地行礼道:“有劳公公。”

一路上,年轻太监屡次旁敲侧击,探问林薇与萧景琰的关系:“听说林大夫与永宁侯交情匪浅,侯府还时常赠予药材至医馆,不知此事是否属实?”

林薇淡然回应:“萧公子心系百姓,仁心堂为流民义诊之际,曾获侯府药材资助,此事长安百姓尽人皆知,并非私下交往。”

太监再追问:“那昨日入宫,侯府是否为你疏通了宫中关节?否则凭你一介民间大夫,怎能轻易赢得贤妃娘娘的信赖?”

林薇停下脚步,目光平静地望向太监:“公公说笑了。民女能为贤妃娘娘诊病,全赖王大人举荐及自身医术,从未借助外力疏通。若公公对民女的医术有所质疑,大可请太医院的御医一同为娘娘诊病,以验证民女的诊断是否准确。”

这番话不卑不亢,既明确表达了立场,又隐含警示之意。年轻太监脸色微变,却也不敢再随意刁难,只能悻悻地引着林薇继续前行。林薇心中明白,这恐怕是皇后一派对她的初次试探——萧景琰在朝中立场中立,而她作为萧景琰支持的民间大夫,自然会成为各方势力关注的焦点。

抵达长乐宫时,殿内的氛围与昨日截然不同。除了贤妃,殿中还坐着两位身着华丽宫装的女子。一位是昨日李公公提及的淑妃,面色温和,手中把玩着一枚玉佩;另一位则是丽妃,妆容艳丽,眼神锐利,正上下打量着林薇,目光中带着几分审视。

“民女林薇,参见淑妃娘娘、丽妃娘娘、贤妃娘娘。”林薇依照礼仪,依次行礼,声音平稳,毫无慌乱之色。

贤妃含笑摆手道:“免礼吧,林大夫。今日淑妃妹妹和丽妃妹妹听闻你医术高明,特地前来一见,你不必过于拘谨。”

丽妃率先发问,语气中带着几分挑剔:“早就听说民间有一位林大夫,能治愈连御医都束手无策的疑难杂症。今日一见,却是个清秀的小姑娘,不知是否真如传言那般神乎其技?”

林薇从容答道:“娘娘过誉了。民女仅略通医术,擅长诊治民间常见病症,与太医院的御医相比,尚有差距。昨日能缓解贤妃娘娘的病痛,实属侥幸,恰好对症而已。”

淑妃轻声笑道:“林大夫真是谦逊。不过本宫听闻,你在流民安置点时,曾以针灸之术救治多人?本宫近日肩颈酸痛,不知林大夫能否为本宫诊治一番?”

林薇心中明了,这是淑妃的试探。针灸需近距离接触,且对穴位精准度要求极高,稍有不慎便可能出错,留下把柄。她沉吟片刻,缓缓说道:“若娘娘信得过民女,民女愿尽力一试。但针灸需在安静环境中进行,且需褪去外袍,暴露肩颈,不知娘娘是否方便?”

淑妃轻轻点头,示意宫女将内殿整理妥当。踏入内殿,林薇细心地为淑妃检查肩颈,发现不适是由于长期久坐、气血不畅所致。她取出银针,轻声安抚道:“娘娘,针灸过程中可能会有轻微的酸胀感,这是正常反应,您无需紧张。”

林薇手法娴熟,迅速在淑妃的肩井穴、天宗穴等穴位扎下银针,每一针都精准无误。不久,淑妃感慨道:“确实轻松了许多,肩膀也不再那么僵硬。林大夫的针灸之术,果然名不虚传。”

走出内殿时,丽妃见淑妃神色舒展,眼中闪过一丝惊讶,随即开口道:“既然林大夫擅长针灸,那本宫近日总失眠,不知林大夫能否也为本宫诊治一番?不过本宫素来怕针,不知是否有其他治疗方法?”

这无疑是一次试探——丽妃既想验证林薇的医术,又不愿配合针灸治疗。若林薇无法提供替代方案,便会显得医术不精。林薇略作思索,答道:“娘娘若是怕针,民女可以推荐一套穴位按摩之法,每日由宫女按揉太阳穴、百会穴、涌泉穴,各三分钟,坚持数日,对缓解失眠应有显著效果。此外,民女再为娘娘开具一副安神助眠的草药茶,睡前饮用,效果会更佳。”

她一边说,一边在纸上细致地描绘出穴位的位置,并详细标注了按摩的手法和力度。丽妃接过图纸,仔细端详了一番,虽未明言,但眼中明显减少了些许轻视。

此时,太医院的李御医突然到访,手持药箱,神色严肃地说道:“贤妃娘娘,陛下听闻您身体不适,特意派遣老臣前来为您复诊。不知林大夫今日是否也为娘娘诊过脉?老臣正好与林大夫商讨一下诊治方案。”

林薇心中明了,李御医是太医院的资深人士,背后有皇后的支持,此次前来,显然是为了验证她的诊断,甚至可能借机挑毛病。她不卑不亢地回应道:“李御医客气了。民女今日刚为贤妃娘娘诊过脉,娘娘的脉象较昨日已平稳许多,只是仍有些许气血不足,民女正打算调整药方,增加一些滋补气血的药材。”

李御医接过林薇手中的药方,仔细审视,眉头微微皱起:“林大夫,贤妃娘娘体质特殊,不宜随意增添滋补药材,否则容易导致体内湿热淤积,反而会加重病情。你这药方,恐怕不太合适吧?”

林薇从容不迫地解释道:“李御医所言极是。不过,民女在药方中加入了少量茯苓和薏米,这两味药可健脾祛湿,正好能中和滋补药材的湿热之性。而且,民女根据娘娘的脉象,将滋补药材的用量控制在常规剂量的三分之二,既不会过于滋补,又能起到调理气血的效果。”

李御医愣住了,他未曾料到林薇不仅深谙药理配伍,还能根据患者体质灵活调整药方。他仔细核对了药方,发现确实如林薇所言,配伍严谨,剂量适中,找不出任何破绽。他只得讪讪地说道:“原来如此,林大夫考虑得倒是颇为周全。”

贤妃含笑说道:“李御医,林大夫的药方确实奏效,昨日本宫饮了她调配的草药茶,夜间便安睡无忧。今后本宫的诊治事宜,就交由林大夫全权负责,你不必再特地前来。”李御医面色微变,但仍恭谨地应道:“老臣遵旨。”

待淑妃、丽妃及李御医相继离去后,贤妃目光转向林薇,眼中流露出赞许之情:“今日你应对自如,既彰显了医术,又未触犯他人。看来本宫对你的赏识并非无的放矢。”林薇急忙施礼回应:“多谢娘娘厚爱。民女不过是尽己所能,岂敢贪功。”

贤妃轻轻挥了挥手:“你也不必太过谦逊。宫中局势错综复杂,各方势力暗流涌动,你以一介民间大夫之身从容应对,实属不易。日后你入宫行医,难免还会遭遇类似考验,只要你坚守初心,专注于医术,本宫定会全力庇护你。”

林薇心中一暖,连忙道谢。为贤妃调整好药方后,她向贤妃告辞,准备返回医馆。此次入宫,虽屡遭试探,却使她更加清晰地认识到宫廷的复杂,也让她明白,唯有凭借精湛的医术和从容的心态,才能在这场无形的“战争”中立足。

走出长乐宫,李公公不知何时已等候在宫门外,笑着说道:“林大夫,今日让你受委屈了。皇后娘娘那边的人,向来如此,你不必放在心上。”

林薇笑着摇头:“多谢公公关心,民女无碍。”

登上返回医馆的马车,林薇长长舒了一口气。今日的经历让她明白,宫廷不仅是权力的中心,更是各方势力博弈的战场。作为一名民间大夫,她若想在其中生存,必须时刻保持警惕,以医术证明自己的价值。

马车缓缓驶回医馆,春桃与苏大夫早已在门口等候多时。见林薇下车,春桃急忙迎上前去:“林薇姐,今日入宫可还顺利?有没有人故意刁难你?”

林薇微笑着将今日的经历娓娓道来,苏大夫听后欣慰地说:“你能从容应对各方的试探,足见你已经成熟了许多。不过,今后入宫仍需更加谨慎,以防卷入宫廷的纷争。”

“我明白,”林薇认真点头,“我会谨记您的叮嘱,专心致志于医术,不涉足任何无关的事务。”

傍晚时分,萧景琰遣人送来一封信函。信中询问她今日入宫的详情,并特意提及皇后一派近期在宫中活动频繁,提醒她务必小心。林薇凝视着信中那熟悉的字迹,心中涌起一股暖流。她深知,无论宫廷环境多么错综复杂,萧景琰都会始终如一地支持她,成为她最坚实的依靠。

夜色渐浓,林薇端坐于药房内,细心整理着今日的诊疗记录。她回想起在宫中经历的种种试探,贤妃的信赖与扶持,以及萧景琰的谆谆叮嘱,心中愈发坚定了自己的信念——无论未来面临何种挑战,她都将秉持医者初心,以医术造福更多人群,在这个时代彰显自身价值。同时,她也深知,若想在宫廷中长久立足,除了精湛的医术,还需学会在错综复杂的势力间巧妙周旋,既保护好自己,也守护好身边的人。

完结热门小说推荐

最新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