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些所谓的“正常父母”,那些的确是一时情绪上头的家长,他们相当的不愿意自家孩子被“临时保护”。
这有多夸张、有多难听姑且不提。
不知为何。这类人往往都会觉得,要是让自家的乖孩子接触到了改造中的少年犯,哪怕二者并不同吃同住,那前者也会被后者影响,“这辈子彻底毁了”。
这和他们曾高高扬起的手形成了绝妙的对比,简直令人忍俊不禁。
不过,这对儿相是有好处的。
得益于此,福祉士的工作绝大多数时候都不难做。
通常来说,第一次被儿相敲门要求家访的家长,都会因为事发突然而感到慌乱。
这时便是问出真相的好时机。
只要孩子亲口承认遭受了家暴,施暴的家长也低头认错,那“存在家庭暴力”这一证词,便会作为事实,被福祉士记录在案。
……可这并不是一件坦白从宽,抗拒从严的事。
恰恰相反。
这些诚实的、或许是对此心怀歉意的家长,他们的再犯成本反而更高。
对于这些明确承认了存在家庭暴力行为,且还疑似屡教不改的家庭,福祉士很容易就能通过正规手段,强迫家长重视家庭矛盾。
简而言之,便是委婉的通过提醒对方“再这样下去,我们就必须对孩子进行‘临时保护’了”,来倒逼家长真正反省。
因此,从维护自身利益的角度出发,真正聪明的反倒是那些始终咬死不答,从不正面承认自己曾对孩子暴力相向的家长。
对福祉士来说,那才是真正难对付的敌人。
………………………………
而神雨和夏目这次的目标,田中先生又是个怎样的人呢?
在复述完桃山香初次介入的报告后,夏目新的表情变得有些难以捉摸。
“真是个可怜人啊!出身不好却又自强不息,偏偏运气极差……田中夫人也真不近人情,只能同甘,不能共苦!”
他的嘴角微微上翻,露出了一个带着些微憎恶的笑。
“若是只听他的一面之词,对真相毫无兴趣,那田中先生可真是个被全世界给辜负了的老好人。”
显然,他并不这样想。
“您那天刚好不在,没有听到小桃前辈的抱怨。”
“由于她是通过不相干的路人——田中家附近便利店的店员——得到的情报,导致这部分内容不能被书写在案。”
夏目新的语气低沉了下去。
桃山根据经验得到的信息非常关键。简单点儿说,田中那天会对儿子“怒吼”,并不像他说的那样,是受了上司的刁难,又见儿子一直惦记着抛弃了他们父子俩的母亲,这才一时气急攻心。
实际上,田中的酗酒问题极为严重,据店员所说,他简直是到了“能够以酒代饭”的程度。有时连个饭团都不买,就只关注冷柜中的生啤。
即使小孩儿就跟在他身后一起进店,田中选好了啤酒,都会忘记孩子的存在,直接就想结账走人。
“没半点父亲该有的模样。”
店员是这样说的。
显然,夏目新自己已有了判断。
“……话虽如此,我也知道这样先入为主的判断对方一定会死不悔改,将事情变得更加难缠,这是不好的!”
这个上一秒还阴冷而危险的青年话锋一转,再次露出了圆滑的微笑,说出了绝对正确的话。
森罗神雨侧目看了夏目新一眼,不予置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