靳屿神秘地笑:“一点点彩虹颜料~让这棵树长得更绚烂!我给它起名叫‘希望之树’!”
仪式结束后,沈砚宣布将项目规模扩大,不仅治理污染,还要帮助当地建设学校和医疗中心。消息传出,人群中爆发出热烈的欢呼。
回程的车上,沈砚罕见地显露出疲惫,靠在座椅上闭目养神。
靳屿轻声问:“砚哥,好点了吗?”
沈砚没有睁眼,只是轻轻“嗯”了一声。
当晚,在临时搭建的营地里,沈砚做了一个漫长的噩梦。
梦中他再次被困在黑暗狭窄的空间,呼吸困难。惊醒时,他发现自己冷汗涔涔,心跳如鼓。
帐篷外传来细微的响动。沈砚警惕地起身查看,却发现是靳屿靠在外面的椅子上睡着了,怀里还抱着速写本,上面画满了白天的场景。
月光洒在年轻人安静的睡颜上,与白天的闹腾判若两人。沈砚静静地看了片刻,回帐篷拿了条毯子给他盖上。
第二天,项目团队发现了一个意外情况——在清理旧档案时,找到了一批未被销毁的项目文件,其中包括当年事故的详细记录和一系列未曝光的照片。
“这些照片”玛丽亚女士震惊地翻看着,“与官方报告完全不同。”
照片显示,事故发生后,现场处理远比官方记录的仓促和不负责任,甚至有迹象表明有人故意掩盖真相。
更令人震惊的是,在一张照片背景中,意外拍到了一个熟悉的身影——年轻时的陈世昌正在与一个神秘人物交谈,那人手中拿着一个类似生物容器的设备。
“这就是加密设备需要的生物样本容器!”
随后赶来的靳屿一眼认出,“看来陈世昌当时就在为‘先生’工作!”
沈砚立即命令将所有新发现的证据严密保管,并传回国内一份副本。
项目收尾时,沈砚和靳屿再次来到那棵“希望之树”前。小树苗在非洲的阳光下生机勃勃地挺立着。
“它会长得很好。”靳屿信心满满地说,“就像某些人,终于放下了沉重的过去。”
沈砚望着远方的地平线,轻轻呼出一口气。二十年的重负,似乎真的减轻了些许。
回国的飞机上,靳屿兴奋地翻拍速写本里的画:“这次非洲之行收获太大了!不仅解决了环境问题,还找到了新线索!砚哥你说那个神秘人会不会就是‘先生’?”
沈砚没有回答,只是望向舷窗外的云海。
突然,飞机遇到气流剧烈颠簸起来。沈砚瞬间脸色发白,手指紧紧抓住座椅扶手。
靳屿立刻察觉,毫不犹豫地握住他的手:“没事的砚哥,只是普通气流!看我给你表演个魔术分散注意力”
他手忙脚乱地试图用纸巾折小动物,结果折得一塌糊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