只是主角是真实的。
你会看到他也迷茫,也被误解,
也有一段时间几乎讨厌自己创造的声音。
但正因为这样,
你才会明白他后来那些作品为什么会那么写。”
唐屿指了指书页。
“这第一卷最有意思的部分,是他在巴黎那几年。
那时他刚认识舒曼和肖邦,
几乎每天都在思考艺术到底是什么。
那是他真正开始学会听世界的时候。”
唐屿继续道:
“我知道你不喜欢背理论,但这本不只是传记。
它写的是一个人如何面对天赋、孤独、名声、还有信仰。
读懂这个,你才能明白他为什么写那些曲子。”
唐屿看着他,神情沉静了几秒,
语气也随之低下来。
“别觉得这一步是没意义的。’
他轻轻合上书,指尖在封面上停了片刻。
“艺术家不是匠人,我们不是只会弹琴键的人。
你得去理解为什么那些琴键会存在,
为什么在那个时代,它们要被这样排列、这样响起。
他顿了顿,像是在斟酌用词。
“李斯特之所以是李斯特,不是因为他弹得快,
也不是因为他能写出惊艳的乐句。
而是因为他知道
‘音乐’是一种表达,是一种思考的方式。
他用琴在说话,用作品在回答命运。”
江临舟抬头,目光落在那本书的封面上。
那行金色的字母在灯下微微反光,
就像时间留下的某种印记。
唐屿继续道:
“你现在的阶段,最危险的就是只想着‘练,
想着弹得更好。
可一旦音乐被你变成了任务,它就死了。
真正的演奏者,得学会让音乐重新活过来。”
他语气放缓:“
我不是要你去模仿谁,
也不是要你背下所有乐评家的分析。
我只是希望,在你下一次按下琴键的时候,
能想一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