顶点小说网

顶点小说网>我讲烛影斧声,赵光义你哭什么? > 第146章 赵构不可能再让自己失望(第2页)

第146章 赵构不可能再让自己失望(第2页)

正月十三,夜。

白羊涧外,风雪愈烈。完颜宗望披着重甲立于崖顶,望着远处蜿蜒而来的火把长龙,嘴角扬起狞笑:“赵德昭啊赵德昭,你终究还是来了。”

他挥手下令,万余伏兵悄然进入预定位置,弓弩手伏于岩石之后,火油罐排列成阵,只待宋军主力进入谷底,便万箭齐发,火烧长蛇。

然而,当宋军前锋踏入峡谷之时,异变陡生。

第一声炮响自山顶炸裂,紧接着三十六道火光自两侧峭壁腾空而起??竟是早已埋伏多日的信号火箭!未等金军反应,二十具雷枢炮在高地完成架设,六轮齐射瞬息发动,炮弹如雷霆坠落,精准命中金军集结地。火药仓接连殉爆,整座山谷陷入烈焰地狱。

原来赵德昭根本未曾亲征。他早料到敌人会设伏,故命种师道以老弱残兵伪装主力,诱敌深入;而真正的精锐,则由耶律大石配合,从长城废弃隧道绕后突袭,切断金军退路。更令人震惊的是,那些所谓“病重”的传言,竟是为了麻痹王钦若,使其在关键时刻放松警惕。

白羊涧之战,历时六个时辰,以宋军全胜告终。完颜宗望仅率百余骑突围北逃,沿途丢弃铠甲兵器无数,甚至连象征统帅身份的狼头纛旗也被缴获。

捷报传回汴京时,正值元宵灯会。王钦若正于府中宴请同党,商议明日逼宫事宜,忽闻城外炮声隆隆,继而家丁慌报:“陈允率黑衣军封锁四门!街上到处都是火雷引爆的巨响,说是您私藏兵器意图谋反!”

王钦若面如死灰,踉跄奔至后院欲翻墙逃走,却被一箭钉死在墙头。那箭尾系着半幅烧焦的地图,正是当初柴小姐所遗之物。

与此同时,赵德昭亲乘战舰渡河,直抵居庸关。当他踏入燕京城门那一刻,残阳如血,满城百姓扶老携幼而出,跪伏街头,哭声震天。

“回来了……大宋的天子回来了!”

他在城楼上展开黄绸大旗,上书八个大字:“还我河山,不负忠魂。”

随后,他下令厚葬龙骧骑阵亡将士,每人赐谥“忠勇校尉”,名字镌刻于新建英烈祠;又开放府库,赈济受灾百姓,重建被焚街区;更令人动容的是,他在幽州北城墙最高处,立起一块无字碑??正如那位老内侍张福所求。

“有些人不该被遗忘。”他对随行官员说,“哪怕他们一生默默无闻,只要曾守住良心,就值得一座碑。”

春寒料峭,黄河解冻。赵德昭并未停下脚步。他在燕京设立“北疆讲武分堂”,亲自授课,教导边军如何利用地形与新式武器协同作战。韩显带来的飞鸢试验也取得突破:以火药喷射推进的木鸢成功升空三百丈,在空中盘旋近一刻钟,拍下金军营地布防图。

“下一步,”韩显兴奋地说,“我想造能载人的!”

赵德昭笑着拍他肩膀:“那就造。哪怕摔一百次,也要试第一百零一次。”

三月十八,赵德昭收到西夏使者密函,愿与宋结盟共抗金国,条件是割让兰州、渭源两地。他看罢一笑,将信投入炉中,提笔回复:“朕可赠尔十万册《孙子兵法》,任尔研习百年;若要寸土,除非黄河倒流。”

使者归国,带回的不只是答复,还有宋军操练雷枢炮的影像画册。西夏君臣观之色变,自此不敢轻启边衅。

四月初一,汴京新铸“定北通宝”发行天下,钱币背面刻有雷枢炮图案,民间称之为“火器钱”。孩童谣传:“铜板转一转,金兵吓破胆。”

而在皇宫深处,赵德昭取出那枚旧日“大宋通宝”,轻轻放在新币之上。两枚铜钱交叠,一如过去与未来交汇。

某夜,他独坐庭院,仰望星空。忽有一颗流星划破天际,坠向北方。

这一次,他看得真切。

他起身走入书房,铺开一张空白舆图,提起朱笔,缓缓写下四个大字:**幽云再誓**。

窗外,幼戎营少年仍在操练,口号声穿透夜空:

“火种不灭??”

“光耀千秋??!”

赵德昭握紧双拳,低声呢喃:

“完颜宗望,你以为我在追一个真相?不……我在建一个新时代。你要我在胜利前死去?可惜??我还没开始真正发力。”

风起云涌,万里江山如画。他知道,真正的战争,才刚刚开始。

完结热门小说推荐

最新标签